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7:32
本文关键词: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研究
【摘要】:于润洋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在西方音乐史学与美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观点,通过一系列论文和专著,尝试回答了诸如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内容、音乐的特性以及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阐释。 本论题以于润洋的的论文和著作为对象,分析和梳理了他的美学思想,在这基础上,对其美学思想进行了思考。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在引言中,对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现状、本论题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概括介绍。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他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他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对其美学思想来源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论述他对音乐作品的见解;第五部分重点解析了他的音乐阐释思想。在结语中,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做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于润洋 音乐美学 阐释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7
- (二) 相关文献综述7-9
- (三) 本论题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9-10
- (四) 本论题意欲创新之处10-11
- 一 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产生的背景11-18
- (一) 西方音乐美学:二元分立思维方式的困境11-15
- (二) 中国西方音乐美学研究面临的挑战15-18
- 二 于润洋音乐阐释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18-24
- (一) 于润洋高度重视哲学与音乐美学的关系18-19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是他的哲学基础19-21
- (三) 于润洋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论21-24
- 三 于润洋音乐阐释美学的思想来源24-31
- (一)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24-26
- (二) 苏珊·朗格的符号语义学相关理论26-27
- (三) 哲学阐释学与符号语义学的存在的问题27-31
- 四 音乐作品论31-40
- (一)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31-33
- (二) 音乐的内容33-38
- (四) 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38-40
- 五 音乐作品的阐释40-50
- (一) 音乐文本的层级结构40-41
- (二) 音乐作品阐释的方法——音乐学分析41-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亚平;;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诗原;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西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5期
4 章斐林;略论《音乐学分析》的特点与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5 宋瑾;历史与逻辑融合的研究成果──重读于润洋著《音乐史论问题研究》[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6 姚亚平;;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探究[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7 张前;具有深厚功底的一部学术力作读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J];人民音乐;2000年01期
8 张旭冬;充实的内容 完美的形式──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简析[J];人民音乐;2000年05期
9 于润洋;心境·方法·学风[J];人民音乐;2000年06期
10 ;于润洋教授部分著述目录[J];人民音乐;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544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4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