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组织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3:00

  本文关键词: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组织形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调音乐织体 钢琴音乐 织体组织形式 乐器特性 演奏特点


【摘要】: 一部音乐作品,通常需要经历曲作者的创作、艺术家的表演、欣赏者的评判这三个环节之后,才能最终被决定消失或流传的命运。音响对于一部音乐作品至关重要,它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最初探触通道,也是音乐作品对所有欣赏者的最终呈现方式。同时,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之间需要音乐表演这一中间环节紧密连接,音乐表演不仅是对原作的忠实再现,也是为作品生命赋予更多色彩的再创作行为。因此,在明确了音乐表现内容、进一步组织音乐音响材料的过程中,曲作者需要通过充分探索并遵循欣赏者的音乐审美规律、了解并掌握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各方面因素来完善音乐的形式,促使作品以最佳的状态呈现给听众,力求在自身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这也是本文研究主调钢琴音乐织体——这一钢琴音乐表现形式的意义所在。 本文将结合钢琴的乐器特性与演奏特点对钢琴音乐织体的制约因素,借助李世相所著的《歌曲伴奏写作技法》和茅原、庄曜所著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中的“声部组织形式”理论,借助后者将“音乐织体组织形式”进一步解释为“声部的数量、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声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对主调钢琴音乐织体分别在声部数量、声部纵向关系以及声部横向关系上的不同组织形式进行分类研究,并对这些织体组织形式与实际演奏效果方面的联系、与音乐表现内容方面的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主调钢琴音乐中,织体声部的数量直接影响钢琴演奏者对音色、力度以及整体音响协调性、平衡性的把握。在进行钢琴曲的写作时,曲作者应该将自身需要的音响效果与实际演奏效果相结合,来拟定织体声部数量。 本文对于声部纵向横向关系的研究将从音乐织体框架入手。音乐织体框架,是本文作者根据乐队织体缩谱的原理,从众多主调钢琴音乐作品中总结出来的,适用于研究主调钢琴织体纵向横向组织安排依据的织体框架结构。 此外,包括音高、音色、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在内的声部的内部因素可以使我们根据研究的需求,对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的各类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细分,以明确由不同的组织形式构成的音乐织体有何各自的特点。声部内部因素对于音乐织体研究的辅助性功效,将贯穿在文章的各个章节中。
【关键词】:主调音乐织体 钢琴音乐 织体组织形式 乐器特性 演奏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的基本内涵11-27
  • 1.1 音乐织体的基本属性11-16
  • 1.1.1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11-13
  • 1.1.2 音乐表现与音乐织体13-16
  • 1.2 主调音乐织体组织形式研究的基本问题16-20
  • 1.2.1 主调音乐织体的构成因素16-19
  • 1.2.2 主调音乐织体组织形式的研究依据19-20
  • 1.3 钢琴音乐织体的限定因素20-27
  • 1.3.1 器乐织体的限定因素20-21
  • 1.3.2 钢琴乐器特性与演奏特点对音乐织体的影响21-27
  • 第二章 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的声部数量27-37
  • 2.1 二声部主调钢琴音乐织体27-31
  • 2.1.1 音响效果、演奏效果对织体组织形式的影响27-29
  • 2.1.2 制音踏板对织体组织形式的影响29-31
  • 2.2 两个声部以上的主调钢琴音乐织体31-37
  • 2.2.1 音乐表现力的多样化与丰富性31-34
  • 2.2.2 依据演奏特点把握声部数量34-37
  • 第三章 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的声部纵向关系37-48
  • 3.1 声部纵向关系形成的基本依据37-43
  • 3.1.1 对钢琴织体纵向横向关系的分析方法37-42
  • 3.1.2 主调钢琴织体纵向关系形成的基本依据42-43
  • 3.2 声部的纵向组织形式43-48
  • 3.2.1 音区跨度较窄的声部纵向组织形式43-44
  • 3.2.2 音区跨度较宽的声部纵向组织形式44-48
  • 第四章 主调钢琴音乐织体的声部横向关系48-62
  • 4.1 各声部节奏统一的织体形式48-54
  • 4.1.1 柱式和声织体48-51
  • 4.1.2 各声部节奏统一的和声音型化织体51-54
  • 4.2 声部节奏自由的织体形式54-62
  • 4.2.1 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特点54-57
  • 4.2.2 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关系57-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4
  • 致谢64-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雅丽;;对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几点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艳芸;;缥缈远逸,诡谲a\思——浅析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晓丽;;对高师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高珂玲;;浅谈声乐作品艺术表现中的逻辑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王莉慧;;浅谈视唱中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迂帝;;试论音乐欣赏与审美素质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吴家军;;多元化结构的融合——对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陈利军;;谈如何认识作曲家的创作[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孙永健;;浅谈和声分析在曲式分析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小康;;文化市场与文学的发展[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参与”不等于“掺和”——浅析高中欣赏教学运用“参与”原则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久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颢莹;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多元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园园;张千一影视歌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廖婷;王中山筝乐艺术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7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57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