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室内乐”的风格特征——论胡登跳“丝弦五重奏”的音乐创作及存在价值
本文关键词:上海“民族室内乐”的风格特征——论胡登跳“丝弦五重奏”的音乐创作及存在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胡登跳 民族室内乐 丝弦五重奏 中国传统小型合奏乐
【摘要】:丝弦五重奏是中国民族室内乐的一种新体裁,由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先生确立于20世纪中叶。在这种体裁中,作曲家运用二胡、扬琴、柳琴、琵琶、筝等5件各具特色的丝弦乐器,在融合中国传统小型合奏乐与西方弦乐重奏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特有的音色、演奏法等性能,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乐器的表现力。这种源于民族传统、又高于传统的体裁形式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高度瞩目。文章从丝弦五重奏作品入手,分析胡登跳的创作语言,解读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胡登跳 民族室内乐 丝弦五重奏 中国传统小型合奏乐
【基金】:“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011SM013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一、丝弦五重奏与民族室内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艺术品种、民族器乐重奏形式—“丝弦五重奏”在上海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文化土壤中滋生而出,这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民族音乐家、教育家胡登跳先生①确立,,同时又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师生长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登跳;土·新·情——我对中乐作品中关于中国风格的认识[J];人民音乐;1989年03期
2 杨青;拓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J];人民音乐;1999年08期
3 鲁日融;重视民族室内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推广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二十[J];人民音乐;1999年05期
4 胡登跳;;圣潭烟云 神龙飞舞——丝弦五重奏《跃龙》创作谈[J];音乐爱好者;1990年02期
5 胡登跳;;“A”的回荡 遐思无穷——《A的随想》创作谈[J];音乐爱好者;1992年01期
6 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198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蒇;;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音乐教育——锡剧在常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和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2 林菲菲;;当代中国二胡曲创作的时代性[J];大舞台;2010年06期
3 吕薇;;《中国音乐史纲》所体现的杨荫浏的治学精神[J];大众文艺;2012年06期
4 张振涛;;华家乐班——晋北采风录之一[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8年00期
5 宋灏漭;杨政;;浅谈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双声歌的音乐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6 沈云芳;;胡登跳与丝弦五重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沈云芳;;流行音乐语境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王同;“五四”以来音乐民族化探讨的局限及其超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9 郭树群;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周新华;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文广;近十年来扬琴创作方面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郭小兰;论鲁日融对秦地民乐的创新与发展[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 谢煜丹;胡登跳丝弦五重奏中的琵琶演奏艺术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利肖;《单弦牌子曲资料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张良;音乐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统一对歌词之法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郝蔚;田丰合唱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小林;“重奏训练”在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汝艺;论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周颐;赤子心怀有隐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张小燕;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践耳;和而不同──五重奏《和》创作札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云芳;;胡登跳与丝弦五重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汝艺;;《A的随想》的随想——谈胡登跳《A的随想》及演奏体会[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3 傅利民;;田头练武欢乐夜,龙跃江畔庆五重——“丝弦五重奏”的启迪[J];音乐创作;2008年01期
4 徐璐;;上帝与人间的对话——有感于民族室内乐《七》内容与形式的碰撞[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阎惠昌“洗心革面”铸就国乐魂[N];文汇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刁艳;最大民乐团要让民乐“有派”[N];音乐周报;2010年
3 桃子;诗情画意 民乐新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郭东洋;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N];音乐生活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云芳;胡登跳“丝弦五重奏”的音乐创作观念及存在价值[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谢培根;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及相关个例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谢煜丹;胡登跳丝弦五重奏中的琵琶演奏艺术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75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7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