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盖蒂《钢琴协奏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利盖蒂《钢琴协奏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全音阶 音块 “错音”技术 音高交叉互换 恒定节拍序列 等节奏 复节奏 平行进行 逆向排列法 反力度平衡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利盖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重要作品《钢琴协奏曲》,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以研究利盖蒂在八十年代后创作风格发生的变化。 绪论概括介绍利盖蒂音乐创作的概况,第一章介绍利盖蒂的简要生平、风格特点以及对《钢琴协奏曲》做初步的介绍。 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是从音高组织、节奏组织、复调手法、配器手法以及曲式结构五个方面对《钢琴协奏曲》进行较为全面的细节分析。 第二章研究音高组织,介绍了本曲使用的多种音阶模式、音块技术、“错音”技术。 第三章研究节奏组织,从等节奏与复节奏两个方面研究本曲的节奏组织方式,重点研究恒定节拍序列以及等节奏两类节奏形态。 第四章研究本曲的复调手法,这部作品为单管编制,利盖蒂完全放弃微复调的创作方式,明显区别于六十年代诸多作品的风格,全曲大量使用模仿复调与对比复调,尤以模仿复调更有特色。 第五章研究配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本曲最常使用的平行进行,重点介绍本曲最富特点的音高交叉互换中的平行进行以及与第一章“错音”技术相关联的含有“错音”的音高交叉互换平行进行。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本曲中利盖蒂对于逆向排列法、反力度平衡、圆号的特殊演奏方式等配器手法。 最后一章对五个乐章的逐一分析,概括每个乐章所属的曲式结构,画出各乐章曲式结构图表,并指出各乐章的结构与传统曲式结构存在的密切联系。 结论概括总结全篇文章对《钢琴协奏曲》的研究,并最后指出该作品的整体特征以及“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探讨利盖蒂在放弃微复调技法之后的创作思路的转变。
【关键词】:双全音阶 音块 “错音”技术 音高交叉互换 恒定节拍序列 等节奏 复节奏 平行进行 逆向排列法 反力度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4.1
【目录】:
- 论文摘要3-6
- 绪论6-7
- 第一章 关于利盖蒂7-9
- 第一节 生平7-8
- 第二节 关于《钢琴协奏曲》8-9
- 第二章 音高组织9-32
- 第一节 音阶模式9-19
- 一、人工音阶9-11
- 二、七声音阶与五声音阶11-13
- 三、双全音阶13-19
- 四、半音阶19
- 第二节 音块19-26
- 一、单一材料构成的音块20-25
- 二、多材料相结合的对比型音块25-26
- 第三节 "错音"技术26-32
- 一、平行进行中的"错音"27-28
- 二、音高交叉互换中的"错音"28-29
- 三、多重"错音"29-30
- 四、片段再现时出现的"错音"30-32
- 第三章 节奏组织32-50
- 第一节 等节奏32-41
- 一、固定节奏型32-36
- 二、恒定节拍序列36-37
- 三、由一个单位拍构成的等时值节奏37-41
- (一) "一拍一音"的等时值节奏37-41
- (二) 以节拍重音形式出现的等时值节奏41
- 第二节 复节奏41-50
- 一、由等节奏形式构成的复节奏41-47
- 二、等节奏形式与非等节奏形式构成的复节奏47
- 三、非等节奏形式构成的复节奏47-50
- 第四章 模仿复调与对比复调50-63
- 第一节 微复调技术的摒弃50-51
- 第二节 模仿复调51-61
- 一、节奏序列型模仿复调51-52
- 二、不同节拍比例的卡农模仿52-60
- (一) 同度卡农模仿52-56
- (二) 不同度卡农模仿56-60
- 三、等节奏形式的模仿复调60-61
- 第三节 对比复调61-63
- 第五章 配器技术63-81
- 第一节 声部平行进行63-75
- 一、严格平行进行63-65
- 二、音高交叉互换的平行进行65-73
- 三、平行进行中的音色转换73-74
- 四、含有"错音"的平行进行74-75
- 第二节 逆向排列法75-77
- 第三节 反力度平衡77-79
- 第四节 铜管乐器的特殊演奏法79-81
- 第六章 曲式结构81-88
- 一、第一乐章81-82
- 二、第二乐章82-83
- 三、第三乐章83-84
- 四、第四乐章84-85
- 五、第五乐章85-88
- 结论88-89
- 参考文献89-90
- 附录90-91
- 后记9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婷婷;;《忆巴西》钢琴套曲的典型写作特点及其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2 代水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节奏、节拍特色[J];北方音乐;2009年08期
3 石磊;;论艾夫斯《第二钢琴奏鸣曲(康科德)》[J];北方音乐;2009年11期
4 金鑫;;风箱——手风琴的灵魂[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5 邵良柱;;全音阶的材料——兼论全音阶在调性音乐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6 袁娜;;浅谈《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E大调”的复调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7 王亮;;解读王西麟《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中的“合唱音块”[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8 陈娅;;舒曼《幻想曲三首》(Op.73)[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9 冯娣;;笔落云霄赏神曲,墨溅天际论《忐忑》——由“神曲”《忐忑》引发的美学思考[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10 曾岩;;二十世纪早期调性奏鸣曲式的调性发展变异形态[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钱仁平;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韵;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音乐主题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欣廷;尚德义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静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海娇;透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谈双排键电子琴管弦乐编曲[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9 徐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潇;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3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8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