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的产生以及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17-07-30 23:03
本文关键词:调性的产生以及发展轨迹
【摘要】: 在二十世纪之前,我们通常所说的“调性”,一般意义上讲,是真正的大小调体系下的“调性思维”。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在浪漫主义时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成熟和顶峰。随着历史的演进以及人类自身思想的进步和思维的转变,各种新的“思维方式”产生。对传统“调性思维”冲击就表现在二十世纪“调性思维”的扩展——“无调性”的产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与此同时,新生的“思维方式”还有待于经受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毕竟在无调性的后期,特别是偶然音乐、音色音乐、电子音乐、观念音乐、数理音乐、空间音乐等已经和“艺术音乐”走向了彻底的对立面。
【关键词】:调性 无调性 思维 发展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古希腊时期10-13
- 1、理论成果10
- 2、思想、文化背景10-11
- 3、音阶体系11-12
- 4、托诺斯体系12-13
- 二、中世纪时期13-15
- 三、文艺复兴时期15-17
- 四、巴洛克时期17-21
- (一) 社会背景17
- (二) 理论成果17
- (三) 美学追求17-18
- (四) 有关十二平均律18
- (五)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18-21
- 五、古典时期21-25
- (一) 前古典时期22-23
- 1、源于意大利喜歌剧的新风格的作品22
- 2、源于法国的华丽风格的法国作曲家的键盘音乐22
- 3、德国腓德烈大帝宫廷为中心的一批作曲家的作品22-23
- (二)、古典主义盛期(high classic)23-25
- 1、古二部曲式23
- 2、古奏鸣曲式23-24
- 3、古典时期成熟的奏鸣曲式24-25
-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25-38
- (一)、这一时期作曲家的分期25-26
- (二)、有代表作曲家的作品中的调性特点26-30
- (三)、关于不同曲式结构中的有关调性的问题30-31
- (四)、有关转调31-32
- (五)、关于浪漫时期的"音乐与地理"32-38
- 七、二十世纪现代音乐38-60
- (一)、印象主义音乐39-41
- (二)、"后印象主义"41-56
- 1、"六人团"41-42
- 2、"青年法兰西"(La Jaune France)42-44
- 3、表现主义和12音音列44-50
- 4、十二音之外的主要流派50-56
- a、原始主义音乐50
- b、新民族主义(New Nationalism)50-56
- (三)、美国的新民族主义56
- (四)、新古典主义音乐56-60
- 八、1945年后的音乐分流60-62
- 1、整体序列音乐(integral serialism)60-61
- 2、偶然音乐,音色音乐及其他61
- 3、简约主义(Minimalism)61
- 4、后调性音乐61
- 5、其他:数理音乐、视觉音乐、空间音乐61-62
- 九、总结62-64
- (一)、回顾62-63
- (二)、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西姆斯 ,郑英烈;过渡时期的调性(《20世纪的音乐》第一章)[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饶文心;甘美兰音阶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异因素[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B·西姆斯,郑英烈;和声与动机的联系以及“不协和音的解放” (《20世纪的音乐》第二章)[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王文;施尼特克《钢琴与弦乐五重奏》调性呈示手法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黄蜀青;《图画展览会》“漫步主题”的和声构思与调性设计[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利卡·奥拉莫;姜丹;;论巴托克的调式对称[J];音乐艺术;1991年01期
7 姚恒璐;自由作曲途径中的潜调性内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隋立本;调式变音的色彩性及其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石华;良莠混杂 去芜存精——赵l巯执衾諿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杨儒怀;自由曲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59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9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