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文化的独特性
本文关键词:古琴音乐文化的独特性
【摘要】:古琴在人们的心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样,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在漫长的四千多年历史中,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自我保护的独立发展机制,还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奏方式、旋律形式和记谱方法。古琴音乐中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意义,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操。本文就古琴在"五胡乱华"的魏晋南北朝;"胡乐"、"俗乐"盛行的隋唐;蒙古族入主中原的元朝三个时期的情况略作论述,旨在探讨古琴在受到外来音乐文化冲击时的生存状态,以及其独特性和主体性。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项目与研究部;
【关键词】: 古琴音乐 传统文化 独特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琴学研究》中的一个章节。项目编号:07JJD760089
【分类号】:J632.31
【正文快照】: 古琴在人们的眼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和独特性。自中国先民创造古琴之日起至今,已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古琴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成长、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样,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姬永亮;;唐代误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建峰;樊新征;徐安;王子初;;“古琴”寂静之音[J];文明;2003年08期
2 林蔚丽;;关于高师古琴选修课教学的思考[J];音乐天地;2010年08期
3 ;君子相会,悦然也[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1年07期
4 王姿妮;;我国古琴学院教学的成就与不足[J];民族音乐;2008年02期
5 刘佳;;古琴艺术进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3期
6 刘明澜;;道家音乐观与中国古琴音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7 刘承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高层论坛”闭幕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02期
8 王姿妮;;“道”“器”分流 殊途同归——论当代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之争[J];艺术百家;2007年05期
9 李艳良;刘东兴;;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10 彭岩;;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君跃;;禅宗佛学对古琴音乐的影响[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黄玲丽;;浅谈民间舞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秦蓁;;在何处鼓琴——略论建筑声学与古琴美学[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魏庆佳;汲安庆;;替儿童立心——少儿舞蹈中儿童性灵的审美表现[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智;传统文化保护是一个国家的责任[N];音乐周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阎自伟 周学明;大漠·海子·裕固人[N];张掖日报;2006年
3 邓永发;让瑶歌瑶舞重新热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杨锦峰;敬畏艺术[N];大连日报;2010年
5 曹滢 实习生:陈茜;古乐求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困局[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赵启星;抚琴当歌 人琴合一[N];信息时报;2000年
7 许维萍;古琴雅奏觅知音[N];辽宁日报;2001年
8 魏红帅;着力保护“运河味传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戴定澄;海天秋月闻琴音[N];音乐周报;2004年
10 张欢;《风中少林》初尝市场甜果 改妆版9月征战美国[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陈钦怡;王燕卿古琴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4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吴叶;杨宗稷及其《琴学丛书》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李劲松;诗性乐教[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慧;六朝佛教音乐本土化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刘雅丛;高校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马s,
本文编号:613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1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