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初探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初探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并且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20世纪是中国声乐艺术取得发展的关键时期,承载了中国祖辈们的艺术追求和聪明才智,在20世纪里谱写了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并取得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社会形态,进一步解析其在古老的历史文化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基础,并从古代、当代以及现代等角度来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美学特征,同时对各个时期中的美学特征进行概括和浓缩。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美学特征 探讨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我国的20世纪是歌声飞扬的世纪,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社会形态,同时也孕育了声乐艺术的成长,各种艺术都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国家拥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人民也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20世纪里谱写了声乐艺术的华彩乐章,并促使它茁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碧玲;;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2 袁宇平;周君;;声之韵字之乐——民族声乐艺术对“字”的美学追求探析[J];大家;2010年04期
3 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姚晓婷;;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岳琴;;美声唱法下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杨麟;;论声乐美学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渗透[J];大众文艺;2012年15期
3 曹姝莉;;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的探究[J];大舞台;2013年02期
4 王莹莹;;民族文化传承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的促进作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2年04期
5 张荣;;“青花瓷”文化的传承[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6 杨莉;;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底蕴[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J];群文天地;2012年04期
8 张胜环;;从民族声乐形体表演看声乐的艺术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杨莉;;论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弘扬[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 黄薇;;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学术论坛;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卜利婕;变幻中永恒的美[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雪静;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樊霄英;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5 钟小勇;建国以来我国声乐艺术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梁庆东;论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佳;融戏曲唱法于民族唱法[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谢弦;新疆高校声乐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效刚;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音乐美学因素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2 丁雅贤;;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的探讨(提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4期
4 朱默涵;走进21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综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高宏菊;;中国声乐艺术之路探索[J];音乐天地;2008年04期
6 胡红;;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9期
7 ;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南京落幕[J];人民音乐;2009年11期
8 沈尊光;;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记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J];人民音乐;2010年01期
9 杨立岗;;中国民族声乐应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参加第四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后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0年05期
10 童丽娜;;它山之石,不可代玉——从民族声乐的借鉴谈起[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国威;;和声课教学中亟待认识与须加强的几个方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魏秀荣;;简谈民歌演唱艺术的美学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否;舟曲民间舞蹈的肢体语言及美学特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2 朱涛;浅析舞蹈的本质及其意境[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知否;舟曲民间舞蹈的肢体语言及美学特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4 梅大传;彭丽媛的民歌时代[N];工人日报;2001年
5 蒯天;《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的创新思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龙晓蓉 万国清;荆楚古歌活化石——兴山民歌[N];三峡日报;2006年
7 记者 刁艳;兰州集会研讨中国艺术歌曲[N];音乐周报;2007年
8 戈弘;扬州清曲贵在“清”[N];扬州日报;2006年
9 实习记者 林琳;2009北京舞蹈映像在京开幕[N];中国电影报;2009年
10 李金良;8字要领记心间优雅芭蕾把身健[N];音乐生活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轶;试论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缑瑛;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舒小立;天府琴韵[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武胜;乔羽的歌词世界和美学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华;从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历史脉络中探寻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万珊珊;论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蔡莉;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彤;西方儿童音乐的文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歌;浅论“中国民族声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0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2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