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民歌“妓女悲秋”研究
本文关键词:燕赵民歌“妓女悲秋”研究
【摘要】: 唱叙妓女的小调在我国各地多有流传。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收集、公开出版,我国各省区约有五十首。此类歌曲的唱词,多是表达妓女情感与生活的,有《妓女悲秋》、《妓女悲伤》、《妓女伤怀》、《妓女告状》等标题,但内容均属于“妓女”这一相同的文学题材。由于各地区的文化环境、历史风俗、方言土语等不同,使得流传于不同地区的“妓女悲秋”调的旋律风格呈现出不同特点。 本文以十数首流传在燕赵地区的“妓女悲秋”调为例,通过对其音乐形态的学理分析,来认识这一音乐品种在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特殊作用,洞悉其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妓女悲秋”,唤起理论界对这一题材的认识和重视。 本文结合文化学、社会学与民族音乐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音乐本体以及文化层面上分别研究“妓女悲秋”调,试图得出不同流传地域内“妓女悲秋”调风格各异的结论。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妓女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妓女与民歌的关系概述,回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来为主题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以流传在京、津、冀地区的十七首“妓女悲秋”调为例,从音乐形态上进行分类和综合的分析,分析其风格特征以及相似的原因。探究此类民歌音乐形态与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特别强调的是,这一特殊文学题材维系的民歌,其多数吟唱者并非妓女本人,而是普通民众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唱叙妓女生活。 第三章,以文化学理论作为指导本文研究的认识论,从文化学角度来思考此类民歌蕴含着的文化学意义。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告诉世人,我们在研究某一类音乐题材的时候,应多多全面了解被释歌曲的人文内涵,“妓女悲秋”应得到音乐学者更多的关注与善待。
【关键词】:燕赵民歌 “妓女悲秋” 民歌艺术 学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概论11-18
- 第一节 妓女与民歌11-14
- 一 妓女的起源与发展11-13
- 二 妓女的特点及影响13
- 三 妓女与民歌13-14
- 第二节 "妓女悲秋"研究回顾14-16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妓女悲秋"音乐学研究18-49
- 第一节 燕赵小调与"妓女悲秋"18-25
- 一 燕赵小调18-19
- 二 何为"妓女悲秋"19-21
- 三 "妓女悲秋"唱词特点21-25
- 第二节 "妓女悲秋"音乐形态分析25-45
- 一 "妓女悲秋"分类分析25-30
- 二" 妓女悲秋"综合分析30-45
- 第三节 "妓女悲秋"音乐学思考45-49
- 一 "妓女悲秋"风格相似的原因45-46
- 二 "妓女悲秋"的演唱者46-49
- 第三章 民歌"妓女悲秋"文化学研究49-54
- 一 "妓女悲秋"的文化学意义49-51
- 二 演唱者角色的转换51-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62
- 附录1 河北盐山县《妓女悲伤》57-58
- 附录2 河北南皮县《妓女悲伤》58-59
- 附录3 河北省晋县《妓女悲叹》59-60
- 附录4 北京海淀区《山泉姐自叹》60-61
- 附录5 《穿心调》61-62
- 后记6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朱理;;论我国行政价值的失范与重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6 倪荫林;对恐怖活动的理性解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吴宗宪;犯罪亚文化理论概述[J];比较法研究;1989年Z1期
8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9 孙松滨;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10 唐斌;青少年吸毒的群体诱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奇洪;;湖北经济突围之抉择[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栾贵勤;孟仁振;田芳;;点轴开发模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应用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涛;;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邪教产生的根源[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4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禁忌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沈隽;云杉属木材构造特征与振动特性参数关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4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关于中国歌剧中音乐形象塑造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冯雷;论钢琴组曲《庙会》[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瑾;论藏区跳锅庄的社会功能[D];四川大学;2002年
8 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2年
9 朱孟军;职务经济犯罪动机及预防对策[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23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2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