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二都戏的音乐形态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17-08-05 13:23

  本文关键词:二都戏的音乐形态及其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二都戏 音乐形态 音声形态 演变分析


【摘要】:在二都戏的传承演变历程中,呈现了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演进,其后发展成融高腔、昆腔、皮黄腔、滩簧、乱弹、明清俗曲等诸声腔共存的多声腔戏曲形式。由于菇民区香菇经济在"康乾盛世"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又盛行佛道两教,于是在敬神娱神的过程中又将其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性特征的地方剧种。本文将从二都戏的"乐声"音乐形态、"非乐声"音声形态进行分析,以及对二都戏音乐现象的演变过程进行探究,使这一独特的音乐形象得以显现。
【作者单位】: 丽水学院;
【关键词】二都戏 音乐形态 音声形态 演变分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菇民区音乐文化及其民俗特质研究”(编号11YJC 760073) 浙江省高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非遗保护视域中的二都戏研究”(编号FX 2012061)研究成果
【分类号】:J617
【正文快照】: 二都戏起源于浙西南菇民区①境内的庆元县左溪镇,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剧种,由于庆元县合湖、荷地、左溪一带古称“二都”,故而得名。二都戏主要在浙西南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的菇民区内流传扩布并传承发展,其表演者和欣赏者大多为菇民自身,而且它的演出习俗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荣;;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音乐形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田世高;土家族音乐形态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唐小凤;;中国民间音乐阶层分析对音乐形态划分的影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吕琳;;论吴歌的地域特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耀华;;论“腔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万永仙;谢成林;张善维;;江上侗歌研究(部分选登)——以贵州从江巨洞侗寨为例[J];魅力中国;2010年04期

7 伍国栋;;音乐形态 音乐本体 音乐事象——与研究生讨论民族音乐学话语体系中的三个关键术语[J];中国音乐学;2010年03期

8 李红春;;宝鸡西山酒歌调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陆月;浅谈琵琶音乐与社会背景[J];剧作家;2005年03期

10 杜亚雄;;数字“三”在西方艺术音乐中的象征意义[J];中国音乐;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春阳;;对民间歌曲生存与流传的文化学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3 谢嘉幸;;音乐鉴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兴梧;;“Polyphony”一词的音乐涵义与历史沿革解析[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峰 何勇;“凤阳花鼓说”加入《茉莉花》之争[N];扬州日报;2006年

2 王琳;让网络音乐来得更生动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孙乐;一段有音响乐谱的民间音乐历史[N];音乐周报;2007年

4 雷东霞;中国作曲家请把目光投向人[N];音乐周报;2003年

5 陈志音;回顾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演作品[N];音乐周报;2007年

6 何文琦;网络力量助推独立音乐[N];深圳商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赵忱;可能又是一个里程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郭珊;广东人生来就有敢想敢做的开放观念[N];南方日报;2007年

9 高小立;《风情包克图》展示鹿城风情[N];文艺报;2007年

10 王洪林 克久 本报记者 何茜;阿坝“原生态”央视大亮嗓[N];四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伍维曦;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7 王维;日本筑前琵琶(八洲流)音乐和传承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璨;【孟姜女调】音乐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向华;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婧;广西平果县嘹歌音乐形态调查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楚亚丽;山东成武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瑾;水陆法会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王延泓;南北高洛宝卷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林琳;山东聊城八角鼓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廖红;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贾晓嵩;安代仪式及其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2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