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乐器火不思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传统乐器火不思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摘要】:本文以蒙古族传统民族乐器火不思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火不思的普及推广现状做了深入了解及调查;其次对火不思的传承方式做了调查分析;第三对火不思的传承理论进行了反思研究。火不思在蒙古族的乐队编制中的弹拨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蒙古族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拯救并推广发展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是民族音乐演奏者和教育者需要认真反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火不思 蒙古族 民族音乐 传承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NJSY12023
【分类号】:J632
【正文快照】: 蒙古族的传统弹拨乐器火不思是同马头琴一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蒙古族传统乐器。“火不思”之名及其形制,始见于元代史籍。《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同一弧柱。”“戈。传统的火不思,形似饭勺,通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青格勒图 ,乌云;“火不思”的来源及其历史[J];乐器;2004年08期
2 乐声;;古乐新声火不思[J];乐器;2007年02期
3 韩宝强;;中国改良民族乐器——弹拨乐器[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6年05期
4 乐声;巴乌·木鼓·火不思[J];乐器;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慧娟;;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琵琶艺术[J];音乐探索;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阮清河(Nguyen Thanh Ha);“橘 生 淮 北”[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4 高舒;“乐改”纪事本末[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银铄;藏族扎念琴的设计改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琨琨;明清蒙古族音乐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劲盛;变迁中的马头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包为为;蒙古族潮尔音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乾曦;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声功率级及指向性指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长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艺海;2010年07期
2 米娜;;强化民族教材建设 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写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系列教材”首发之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付璐;;蒙古族民族乐器设计美学研究[J];文艺争鸣;2011年08期
4 刘玉山;周芳;;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谈民族音乐教育[J];内江科技;2007年05期
5 黄乃星;;论西部少数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飞天;2009年24期
6 聂英;对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系的地位、作用、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0年01期
7 徐宁;高师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之主体意识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于美娜;;青少年音乐教育三论[J];戏剧文学;2003年12期
9 吴金琳;;论民族音乐教育的创新[J];歌海;2004年06期
10 王萍萍;;关于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艺苑;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乌林花;温都尔木乐;段其木格;;子课题《蒙古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金图雅;乌兰图雅;;论文《浅谈蒙古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麦丽素;李其木格;;《浅谈蒙古族舞蹈教学应从培训幼儿的兴趣着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陈山;;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乌林花;;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乌林花;;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崇先鸣;立志弘扬民族艺术的人[N];通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何汀;柴达木,歌声如潮[N];青海日报;2009年
3 邹万银;蒙古族古典家具[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4 贺希格陶克陶;蒙古族舞蹈艺术理论与莫德格玛[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阎春霞 实习生 高宏鑫;用镜头展示草原文化魅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王力军;架起民族文化交流的彩虹[N];通辽日报;2006年
7 ;通辽市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通辽日报;2007年
8 建华;男子摔跤为我省收获首枚奖牌[N];青海日报;2007年
9 张世荣;伴着鸿雁起飞 倚着马鞍歌唱[N];通辽日报;2007年
10 ;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N];沈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荣;蒙古族好汉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永花;伪满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白秀峰;蒙古族、达斡尔族人与异类婚配型故事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胡春香;论蒙古族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与调适[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沙仁花;蒙古族缝制品的纹饰工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宝永;《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吴日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二重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利玲;蒙汉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逯静;蒙古族酒具技术浅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胡乌仁;额济纳野生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佩文;清代蒙古族鼻烟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赵阳;清代蒙古封禁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7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2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