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
发布时间:2017-08-07 09:28
本文关键词: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
【摘要】: 近年来,在北京发展和生活的维吾尔音乐人越来越多,微卷的长发、酷似欧美人的外型、沙哑而又悠扬的歌声,一副典型的现代“艺术人”的外型加上异域风情的演奏,使他们成为北京音乐人圈中最为另类的群体之一。过去的维吾尔族音乐人多忠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但今天在北京的维吾尔族音乐人则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元素和其他像摇滚、爵士、电子、弗拉门戈等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开创了新的音乐空间。然而无论怎么样变化,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元素却依然是他们的根,而维吾尔族的身份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的音乐与认同依然有着密切的关联。 近些年,随着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关于城市中少数民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极少有人将目光对准以音乐为生的少数民族艺人。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又是生活在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大都市社会中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少数民族个体,音乐既是生存的手法,又是民族文化的展现。酒吧、餐厅、节日、婚礼……只要有乐队演奏的地方你就可以找到维吾尔音乐人的身影,在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使得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人类学界对于族群的研究中,多是从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来入手进行研究。但对于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要以音乐为主线,来探讨他们的演艺生活与认同之间的关联。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维吾尔音乐人感觉更为重要的一切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文章分为四部分,论文的背景介绍主要包括维吾尔音乐人在北京的背景及北京作为音乐人的首选之地的原因。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既有来自音乐世家的,又有自学成才的,不同的家庭背景却没有影响他们在北京找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北京作为首都,作为文化中心,对音乐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音乐人在北京的演艺活动是本篇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是他们工作的场所,作为音乐人他们的舞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他们的音乐风格,维吾尔音乐人作为北京音乐人圈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音乐风格也是让他们在北京找到自己位置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听众,也就是酒吧的消费者,他们是音乐人演出的动力,而他们对于音乐人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维吾尔音乐人也意味着他们对于自我认同的选择。在北京的生活也对他们的演艺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而他们的表演和音乐是体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最后的理论总结,对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的音乐演艺生活与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北京 维吾尔音乐人 认同 演艺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3;C91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导论7-14
- 一、研究缘起7-8
- 二、理论背景8-10
- 三、相关研究与方法论10-14
- 第一章 来自西域的乐手14-22
- 第一节 音乐·人生14-17
- 第二节 梦开始的地方17-22
- 第二章 生存的舞台22-42
- 第一节 酒吧22-29
- (一) 疆进酒23-27
- (二) 哈瓦那27-29
- 第二节 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29-37
- (一) 维吾尔音乐背景30-33
- (二) 弗拉门戈33-35
- (三) 世界音乐35-37
- 第三节 听众的共鸣37-42
- 第三章 生活的舞台42-54
- 第一节 免费的演出42-46
- 第二节 "兄弟"46-54
- (一) "灰狼效应"46-50
- (二) 生活在北京50-54
- 第四章 音乐与认同54-60
- 第一节 审美与象征54-57
- 第二节 音乐的认同作用57-60
- 参考文献60-65
- 后记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威华;;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表征——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透视[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2 蔡苏龙;;全球化进程中的华人离散社群问题探讨[J];东南亚研究;2006年05期
3 李皖;;浪漫漫流大地——新疆音乐如是我闻[J];读书;2009年10期
4 陈延超;都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广州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 《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王晓路;表征理论与美国少数族裔书写[J];南开学报;2005年04期
9 张娜;;内地都市少数民族生存对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成都武侯祠附近藏族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10 汤亚汀;文化人类学与中国音乐研究[J];民族艺术;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633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3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