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藏族音乐创作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藏族音乐创作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藏族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 器乐 宗教音乐
【摘要】:音乐创作是一项介于具象和抽象的工作,它通过创作技法这一手段来达到物化音乐思想的目的,超越音乐本身,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藏族音乐的创作需结合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用藏族的音乐语言来诠释音乐创作技法赋予抽象音乐的文化思想,进而创作出人们喜闻乐道的音乐作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藏族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 器乐 宗教音乐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人民的纯朴、善良、热情和豪放都是其生活的本真,优良的藏族传统在人们喜闻乐见的藏族音乐中得以诠释。藏族音乐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形态,以及蕴含在音乐本体中的人性光辉而矗立于世界音乐之林。对藏族音乐创作的思考,能更好地促进西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春福;;根植于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音乐——觉嘎室内乐五重奏《轮回》评析[J];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2 贡嘎伦珠;达瓦平措;;西藏流行音乐(歌曲)现状调查报告[J];人民音乐;2011年04期
3 陈万;陈君;;浅析萨班《乐论》传承文化的意义[J];民族音乐;2011年04期
4 杨宝玲;;当代音乐创作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以王志信的现代民族声乐创作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莲莲;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陈力、吴碧霞演唱版本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2 陈淼;管弦乐《阿里风韵》等五部(首)学位作品及创作札记[D];西藏大学;2013年
3 赵超越;流淌在民族文化河流中的新民歌[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旭辉;民族艺术歌曲的探索者——浅议王志信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阿旺·贡噶索南扎巴坚赞;赵康;;五明处之一——工巧明之分支《乐论》注疏·文殊上师喜悦之雅音 明慧意乐功业遍布 连载一[J];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01期
3 阿旺·贡噶索南扎巴坚赞;赵康;;五明处之一——工巧明之分支《乐论》注疏·文殊上师喜悦之雅音 明慧意乐功业遍布 连载二[J];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02期
4 唐应龙;;云南省绿春县民间歌乐舞考察报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蒲亨强;民歌地方色彩辨析[J];中国音乐;2003年02期
6 黄常虹;;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性──析丁善德改编民歌的艺术成就[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贤;;正确看待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存在[J];黄河之声;2008年07期
2 娄颖;;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于丽娜;;谈流行音乐与文化的关系[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4 孟丽;;“风花雪”乐——浅析中国当下流行音乐“中国风”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5 荆晶;;当流行撞到民族——浅谈我对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J];黄河之声;2008年16期
6 李欣;;小水池养不出大鱼来——与作曲家王世光畅谈音乐创作与流行音乐[J];音乐大观;2011年06期
7 张海龙;“五四”运动对音乐艺术的影响[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2期
8 蒋玲;;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9 赵静;叶亚楠;;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10 马骁;;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一些思考[J];云梦学刊;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3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徐玲;;流行乐坛上的“复古”元素[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8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9 崔青山;;校园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心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张武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行音乐产制研究—以李宇春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享荣;流行音乐抄袭风当刹[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晋;民族音乐:把握好传统与现代[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晓阳;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成立[N];陕西日报;2008年
4 王建柱;民族音乐的缺憾[N];青海日报;2001年
5 邬焕庆、胡锦武、万一 周婷玉;内地流行音乐:弱冠之年,依然很“弱”?[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本报记者 安瑞;大众传唱的好歌才能撑起流行音乐的天空[N];音乐周报;2007年
7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席晨;民族音乐在新时代中的回顾与前瞻[N];陕西日报;2008年
8 龚妮丽;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音乐[N];贵州日报;2010年
9 ;民族音乐盛会 鲜族文化精髓[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何文琦;“音乐传世之作应该多元化”[N];深圳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董云;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纂始末及其历史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青歌赛“民通”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陆露;“流行风”为高中音乐课堂带来一股清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王春力;爱如情歌—中国跨世纪爱情题材流行音乐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任丽华;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悦;刘欢音乐作品流行的成因和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苗虎;从当代流行音乐谈音乐的雅俗问题[D];河北大学;2004年
9 潘锐;流行音乐和声中的功能—音级—色彩相关技法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梁远苇;暄嚣的表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649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