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文化的互溶关系
本文关键词:论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文化的互溶关系
【摘要】: 本文以论述清代时期关内汉族农耕人口的北移以及农、牧民族人口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区域中所产生相互交融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等方面为主要历史背景,以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背景,研究蒙族与汉族在在北移文化这个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区域中音乐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来论述在文化交融地区中,异民族在同一地区共生的情况下,是否加强了蒙汉关系的发展,是否推动了蒙汉民族艺术文化的互补,特别是两族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与社会文化方面是否发生了对立或融合等现象作为进行研究的具体内容。突出在文化交融地区中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融合所带来特殊性。 论文由绪论、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互溶的生成、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特征、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的现象三部分组成。笔者将从黑龙江地区蒙古族的历史溯源,汉族人口迁移历史,音乐本体资料等方面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这一特殊的文化交融地域,蒙古族与汉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创新之处,对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详细列出笔者查阅到的有关蒙汉文化互溶的目录、主要论著以及音乐方面的资料。阐述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互溶的生成”交代了杜尔伯特地区蒙古族文化的产生背景,并在此章的最后引出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互溶的现象,为第二章展开作铺垫。 第二章“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以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背景,研究蒙古族与汉族在在北移文化这个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区域中音乐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述蒙古族与汉族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各自特点。 第三章“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文化互溶的现象”,根据文化与音乐这两种现象来论述蒙古族与汉族音乐之间的互溶关系,来阐述蒙古族与汉族在音乐文化中互溶的带来的音乐现象及意义。 “结语”是笔者通过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蒙汉音乐互溶现象的文化阐释
【关键词】:杜尔伯特 蒙古族 汉族 音乐特征 互溶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互溶的生成14-21
- 第一节 杜尔伯特蒙古族概况14-18
- 一、杜尔伯特名称含义及由来15-16
- 二、杜尔伯特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分16-17
- 三、杜尔伯特蒙古族语言及文化生活17-18
- 第二节 杜尔伯特地区汉族文化的迁入18-21
- 一、明末清初招垦时期(1644—1667年)19
- 二、清初、中期禁封时期(1668—1860年)19-20
- 三、清末开禁放垦时期(1861—1911年)20-21
- 第二章 杜尔伯特地区的蒙汉民族音乐21-46
- 第一节 蒙古族音乐21-40
- 一、民间歌曲21-34
- 二、歌舞音乐34-36
- 三、说唱音乐36-40
- 第二节 汉族民间音乐40-46
- 一、民间歌曲40-43
- 二、歌舞音乐43-46
- 第三章 杜尔伯特地区蒙汉音乐的互溶现象46-54
- 第一节 文化习俗的互溶46-47
- 一、汉语言文化对原居民的影响46-47
- 二、民间文学作品的互溶47
- 第二节 蒙汉音乐的互溶47-54
- 一、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汉族元素48-51
- 二、汉族音乐文化中的蒙古族元素51-52
- 三、蒙汉音乐在互溶中产生的新元素52-54
- 结语54-56
- 后记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盛;龙江异石录[J];北方文物;1984年02期
2 黄允箴;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J];中国音乐学;1989年04期
3 张亚光;波·少布;;蒙古语杜尔伯特话的特点[J];民族语文;1990年02期
4 李爱武;;杜尔伯特草原上的“大庙”——普和寺[J];内蒙古画报;2008年05期
5 刘沛然;李向辰;;杜尔伯特旗王府墓碑志注译[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04期
6 李向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篇目设置的创新[J];黑龙江史志;1997年03期
7 舒景祥;“我非常愿意为民族地区服务”──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小记[J];民族团结;1998年08期
8 李成贵;杜尔伯特豪古书简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1期
9 艺辛;;遥远的毡房(二首)[J];诗刊;1999年12期
10 龙玉波,屈笑宇 ,张辉;新时期的“福尔图娜”——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技术监督局局长 姚淑文[J];技术监督纵横;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政协省社科院课题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2 潘照东;;开拓 和谐 繁荣——论西口文化的核心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3 缪文辉;;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黑龙江省民族法制建设辉煌的30年[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4 郑丽丽;;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主发展经济权利保障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黑龙江省大山种羊场[A];2005中国羊业进展——第二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5年
6 舒景祥;;关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收入状况的调查分析[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白翠琴;;瓦剌境域变迁考述[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8 高希贵;;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和谐牧场[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蔡家艺;;准噶尔的农业——准噶尔社会经济初探之二[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10 ;放活机制,招商兴企,推动主体财源建设上台阶[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华;都贵玛:用母爱守护杜尔伯特草原[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郁民;让县域经济在文化张力中发展[N];大庆日报;2008年
3 李中军;杜尔伯特多措并举备春耕[N];大庆日报;2008年
4 记者 马晓宁;杜尔伯特法院“五个狠抓”推动队伍建设[N];大庆日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刘喜宝 记者 时阳;杜尔伯特被授予全国造林先进单位称号[N];大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孙岚;杜尔伯特县完善法院信访工作机制[N];大庆日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李中军邋记者 马晓宁;杜尔伯特县全力解决就业难[N];大庆日报;2008年
8 马晓宁;杜尔伯特县倾力打造美丽城镇[N];大庆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邵晶岩 李飞;杜尔伯特 弥合生态之伤 起航旅游旗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王贵东 刘红军 本报记者 武丛端;杜尔伯特三招育壮畜牧业[N];黑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娜仁高娃;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次土语语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孙璐;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论杜尔伯特地区蒙汉民族音乐文化的互溶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岩;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那达慕”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蔡小艳;简述湖南汉族民歌艺术特点[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单丹丹;对东北汉族民歌润腔的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董辉;城市化进程中杜尔伯特县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关意宁;东北汉族民歌音乐特点的多视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越鸿;当代蒙古族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鸽;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东北汉族民歌素材运用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池晶;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歌魅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邵萱;杜尔伯特蒙古族民间音乐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5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