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从接受理论谈声乐表演艺术

发布时间:2017-08-13 03:29

  本文关键词:从接受理论谈声乐表演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接受理论 表演者 受众


【摘要】: 近年来随着接受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对越来越多学科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音乐工作者们也在努力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运用到音乐领域里,但相关研究都限制在总体的把握上,而对具体某一音乐表现形式与接受理论的相互渗透的论述极少。 声乐作为众多表演艺术门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达到了表演者与“乐器”(歌唱的生理器官)的完美结合,也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广大受众,使他们乐于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声乐表演者们应该重视受众群体的地位,学会倾听受众群体的声音,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演唱水平。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从理论到实践上作一些实质性的探究与研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一起来讨论这一课题,使声乐表演艺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研究课题作背景和现状的分析;进而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全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部份,综述了中西方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异同点;接着论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和现状;最后提出接受理论与当今声乐表演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二部份,阐述接受理论的主要观点具体体现于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哪些方面,这一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走向观众,期待视野,空白空缺、审美经验。 第三部份,论述了接受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发,以及如何运用接受理论的观点来指导实际演唱。 结束语总结了研究的主导思想、方法与意义,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接受理论 表演者 受众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6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1
  • 第一章 接受理论与声乐表演艺术的概况11-19
  • 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源起和发展11-14
  • 第二节 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与现状14-16
  • 第三节 声乐艺术与接受理论的必然结合16-19
  • 第二章 接受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具体体现19-25
  • 第一节 走向“读者”—接受理论的基础19-20
  • 第二节 “期待视野”—接受理论的重点20-22
  • 第三节 “空白空缺”—接受理论的延伸22-23
  • 第四节 “审美经验”—接受理论的核心23-25
  •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25-32
  • 第一节 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25-26
  • 第二节 从片面向全面的发展26-28
  • 第三节 从空白到填补的形成28-32
  • 结束语32-33
  • 主要参考文献33-34
  • 后记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云国霞;;简论中国古代“接受”理论和“知音”理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红侠;从接受美学及接受理论谈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3 王桂芝;;历史性——从《挑战》看姚斯的接受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高为杰;E=C·P·A——漫谈音乐接受者的审美再创造[J];人民音乐;1986年05期

5 戴舒芩;;读者与文本——接受理论的两极[J];文教资料;2007年21期

6 王烟生;接受主体的心理定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吴结评;;接受理论的中国化历程[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谭亚萍;;音乐接受过程中欣赏者的意义[J];艺海;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665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65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