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婚俗类大调探究
本文关键词:傈僳族婚俗类大调探究
【摘要】:傈僳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跨境而居,境内外人口共100多万。保山地区傈僳族口头文学相当丰富,在保山地区腾冲县一个偏远的山寨中,还传承着傈僳族先民创造的极其古老的文化。其中,不仅有传说、神话、歌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还有极富特色的大调。本文从婚俗类大调的历史成因、定义、社会功能及人文精神体现、音乐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傈僳族 大调 木刮 优叶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跨境而居,境内外人口共100多万人。其中境内约62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及丽江、迪庆、保山、德宏、大理、临沧、楚雄等地州。云南省外有四川的凉山、盐源、盐边、西昌等地。境外约40多万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凯;;傈僳族无伴奏四声部合唱与文化置换策略[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李建富;;寻访深谷里的遗珠——维西叶枝镇傈僳歌舞“阿尺目刮”[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3 李建富;;变迁中的傈僳族音乐的当代价值——以泸水县三岔河村为例[J];大舞台;2011年02期
4 张惠勇;王鹤立;;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电影评介;2009年04期
5 张更生;;浅析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6 王诗莹;;石屏牛街乡海菜腔概述[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7 李剑波;;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8 邹彦;朱腾蛟;;瓦伊村摩梭人丧葬仪式及其音声考察报告[J];歌海;2010年06期
9 鲁庆华;;论云南红河尼苏人“大曲子”的文化形态[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10 钟小勇;;试析云南德宏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自然生存环境[J];北方音乐;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莉君;浙江省磐安县仰头村《炼火》仪式的音声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侯兴华;泰国傈僳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整体研究与个案调查[D];云南大学;2010年
4 滕祯;商乐同荣 修身齐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诗莹;石屏海菜腔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张黎;楚雄彝族梅葛音乐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刘红妤;傈僳竹书与纳西哥巴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余敏;垤施村彝族音乐风格论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5 郝蔚;田丰合唱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柏瑞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下的高师节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相明;拉祜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及其音乐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曹艳;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周凤萍;哈尼族奕车支系民俗音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10 刘s,
本文编号:70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0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