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6 09:39

  本文关键词: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粤北 采茶 音乐 牡丹 腔句 特征 及其 文化 意义


【摘要】:正【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戏传统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音乐曲牌之一,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赣粤毗邻地区流传的采茶戏重要传统剧目(如《卖杂货》、《上广东》、《劝夫》等)中运用频繁。仅在60分钟左右长度的采茶戏《卖杂货》中,前25分钟的唱腔只有【牡丹调】一个曲牌,以对唱的形式共反复十一次;同时在传统采茶戏表演中,【牡丹调】也作为演出开始之前的"踩台"①曲目;在20世纪80年代,【牡丹调】成为现代采茶
【作者单位】: 广东肇庆学院音乐研究所;
【关键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中国【采茶】音乐文化研究”(批号09YJA76004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广东【采茶】音乐文化研究”(批号09R-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戏传统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音乐曲牌之一,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赣粤毗邻地区流传的采茶戏重要传统剧目(如《卖杂货》、《上广东》、《劝夫》等)中运用频繁。仅在60分钟左右长度的采茶戏《卖杂货》中,前25分钟的唱腔只有【牡丹调】一个曲牌,以对

本文编号:740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40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