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6 12:42

  本文关键词: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舒曼 艺术歌曲创作 艺术特征 教学演绎


【摘要】: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以独有的题材特征、情感特征、审美特征以及完整统一的艺术结构成为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该作品为课题的研究对象,立足于乐谱的文本分析,通过结合文献资料、音乐音响、演唱经验等研究手段,同时,借鉴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梳理了舒曼生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的概况,较深入地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征,并就该作品的教学与演绎提出了个人观点。 舒曼作为极具浪漫诗意特征的乐坛诗人,同时作为19世纪情感论美学坚定的践行者,在其艺术歌曲创作高峰时期所写作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鲜明的浪漫性题材特征、多样性情感特征以及悲剧性审美特征。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以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在德国艺术歌曲乃至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唯有在声乐教学中坚持忠实于原作,同时指导学生科学进行案头工作,在演绎中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及表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等美学原则,才能不断丰富作品内在的意义,让它在新时期继续散发应有的光芒。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艺术特征及其教学演绎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述,以期取得对该课题研究的积极成果。
【关键词】: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舒曼 艺术歌曲创作 艺术特征 教学演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7
  • 目录7-9
  • 绪论9-15
  • 一、选题缘由9
  • 二、国内研究情况综述9-12
  •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2
  • 四、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5
  • 第一章 舒曼及其艺术歌曲创作15-23
  • 第一节 舒曼生平15-20
  • 一、茨维考时期16-17
  • 二、莱比锡时期17-19
  • 三、德累斯顿时期19
  • 四、杜塞尔多夫时期19-20
  • 第二节 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20-23
  • 一、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概述20-22
  • 二、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及其创作22-23
  • 第二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23-51
  • 第一节 浪漫性题材特征23-36
  • 一、歌词的浪漫性23-30
  • 二、音乐的浪漫性30-36
  • 第二节 多样性情感特征36-48
  • 一、婚前的主体情感36-45
  • 二、婚后的主体情感45-48
  • 第三节 悲剧性审美特征48-51
  • 一、萨拉班德舞曲的运用48-49
  • 二、宣叙性乐句的使用49
  • 三、丰富多变的音色运用49
  • 四、前后情感强烈的戏剧对比49-50
  • 五、首尾呼应的创作手法50-51
  • 第三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教学演绎51-65
  • 第一节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教学与演绎51-59
  • 一、《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教学51-55
  • 二、《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绎55-57
  • 三、《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教学演绎的本质及美学原则57-59
  • 第二节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教学演绎提示59-65
  • 一、《自从和他相见》(Seit ich ihn gesehen)59-60
  • 二、《他,比任何人都高贵》(Er,der Herrlichste von allen)60-61
  • 三、《我不明白,也不相信》(Ich kann's nicht fassen,nicht glauben)61
  • 四、《戒指戴在我手上》(Du ring an meinem Finger)61-62
  • 五、《亲爱的姐妹,快帮我装扮》(Helft mir,ihr Schwestern)62
  • 六、《亲爱的,为什么这样惊慌》(Suβer Freund,du blickest)62-63
  • 七、《你在我心中,在我怀中》(An meinem Herzen,an meiner Brust)63
  • 八、《你如今终于给我带来无限悲痛》(Nun hast du mir den orsten Schmerzgetan)63-65
  • 第四章 结论65-69
  • 一、作品艺术特征鲜明65-66
  • 二、作品词曲结合完美66
  • 三、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并重66
  • 四、艺术结构完整统一66-69
  • 附录69-81
  • 参考文献81-8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5-87
  • 致谢87-89
  • 个人简历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平;德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郭义江;舒曼声乐作品反映出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以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王文俐;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的演奏艺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周庆贺;于无声处起风雷──浪漫主义最早在德国产生之原因初探[J];南都学坛;1997年05期

6 吕云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探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杰姆·迈克葛莱瑞,王立,王惠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疯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毛慧;关于舒曼的几部声乐套曲的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杨俊鹏;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陈伟;;现代文明的浪漫式反动——试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74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4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