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声音”因素在声乐表演中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非声音”因素在声乐表演中的意义
【摘要】:声乐演唱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声音因素"是做好声乐演唱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备受重视,也因此使"非声音因素"被大多数人忽视和冷落,造成许多人声乐演唱水平难以有新的突破。"非声音因素"对声乐作品的内涵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非声音因素"的运用能力是每位声乐演唱者必须具备的艺术素质。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声乐演唱 非声音因素 艺术素质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声乐是声音与情感的艺术,以优美的歌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是声乐演唱的本质要求。在声乐演唱中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可分为声音因素和非声乐因素两个方面。声音因素指的是对歌唱嗓音形成产生直接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说是歌唱的声音技能性因素,是歌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龙涛;;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黄卫明;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曲强;从图式理论谈阅读教学的优化[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杨鹏;黄宁夏;;Goldwave软件应用与英语自主学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周争艳;;韩剧情感诉求与观众心理接受浅析——以《蓝色生死恋》为样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管理浅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欧阳宇;;初中生情绪调节方式调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坚明;杨波;;广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经常性负性情绪调查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苏丹;赵宏_";;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因素及其分析[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满铭;;三一理论与作文评改[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7 潘婷;;目标化思维的两个尺度[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敏;魏华;;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晓英;郑皓;;理工科大学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由丽萍;刘焘;刘开瑛;;信息处理用中文框架语义知识描述方法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儒芳;当代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七情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卢海丹;小学生听觉时长处理机制及其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俊林;愤怒情志特质与神经递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帆;三维立体画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胡信奎;道路交通标志中对称结构效应的工效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丽春;;论声乐二度创作中的联觉机理[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郝建红;声乐演唱中加强相关文化学习的必要性[J];齐鲁艺苑;2005年03期
3 谢小燕;;谈谈声乐演唱的审美修养[J];黄河之声;2008年14期
4 米媛;;试析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5 王晓宁;;运用接受美学观点指导声乐演唱[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于蕾;;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7 王志昕;;试探京韵大鼓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借鉴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8 王颢;龚悦晗;;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浅谈声乐演唱者的综合素质[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5期
9 许燕;;论声乐技术训练运动中的辨证关系[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10 饶荣;;声乐演唱中的联想和想像[J];艺海;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漪倩;;论在人才塑造中的音乐教育功能[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玲丽;;浅谈民间舞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李永琦;;艺术感悟与社会责任——儿童舞蹈创编者的心路历程[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邵志根;;试谈各阶层群众的音乐审美特点[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礼俭;为青歌赛支招[N];音乐周报;2010年
2 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 陆在易;创作绝不是急就章[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干德明;四川舞蹈考级“热”度依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干德明 傅敬蓉;四川舞蹈考级“热”度依旧[N];四川日报;2006年
5 记者 刘琼;纪念抗日战争演出展示我国合唱水平[N];人民日报;2005年
6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刘志斌;音乐素质教育如何在市场经济下进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7 秋焱;2007厦大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招生做重大改革[N];音乐周报;2007年
8 李成林邋杨会芳;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彰显较大艺术和市场潜力[N];楚雄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卞振;荧屏尽显军人风采[N];解放军报;2002年
10 ;感受艺术魅力,走向和谐人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婷婷;琴歌交融 相和而声[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弛;历史与神话题材之当代创作歌曲论略[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王娅卓;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焦莉;京剧演唱技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周宇;情景教育在黑龙江省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慧莉;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及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郑维;“看得见的音乐”—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普通高校音乐欣赏的重要手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药晓霞;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严卉;怎样做一个合格青年声乐教师的探讨[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10 程小娟;女高音歌剧角色的嗓音塑造能力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758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5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