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欣赏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本文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欣赏 公共课 教师素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摘要】:音乐欣赏课公选课是对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公选课的教学大多由音乐专业教师来担任,而公共课在课程、选课学生等方面都与专业音乐欣赏的教学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为全面、综合的素质与能力来适应这种普及化的教学。教师需要从理论素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三方面进行提高。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公共课 教师素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分类号】:J605-4;G645.1
【正文快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高校的普通专业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由专业音乐教师来任课。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不同,音乐欣赏公选课与专业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有所不同的,这对于受专业音乐教育出身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笔者的了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多数教师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宏;音乐何需“懂”——重塑音乐审美观念[J];人民音乐;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文荣;;“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声乐艺术之美及四大系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4 付敏;;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李翠萍;;论“联想”在交响音乐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纪锦霞;;论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陈晔;;浅谈音乐欣赏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许凤;;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罗伯特·舒曼标题音乐的文学思维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黄铨剑;评《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黄晓钟;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英;北华大学师范声乐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寅玲;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青;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初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婷婷;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红;;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01期
2 郑健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3 何晔;;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鄢彬彬;;高职美术鉴赏课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5 闫浩;;高职旅游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6 刘斐;;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J];大舞台;2010年01期
7 任永进;提高教师素质 改革英语课堂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王序;;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的改革与创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陈蓉;;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J];音乐生活;2006年10期
10 张瑜;;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改革初探[J];剧作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燕辉;乔宪丽;;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关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悦为;;谈谈“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董建敏;;注入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课程体系建设[A];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金秋;伍昕;;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合作学习在力学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中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5 王永珍;;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注重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素质[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8 罗小兰;;贫困地区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风兰;;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10 李华;;做不了大师,也要努力做个好教师——对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拉巴;浅谈教师素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N];林芝报;2008年
2 记者 李忠峰;我国农村教师素质再上新台阶[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张淑敏;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张永萍;浅析教师素质构成[N];发展导报;2002年
5 李劲峰;绿春实施 “教师素质提高工程”[N];红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赵正元 李挥;一条教师素质提高的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泸定县职业中学 王艳;提升教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8 本报记者 高生君 通讯员 廖锦华 吴小彦;大培训强力推动教师素质大提升[N];梅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徐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N];解放日报;2008年
10 全晓明 孙冬怀 本报记者 修孟青 于洪全;中山区、西岗区多举措提升教师素质[N];大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邵小佩;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吴巍莹;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任务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汤杰英;学前教师领域教学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文莉;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万雪莹;教学艺术范式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4 盛春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清磊;北京市高师体育院系教师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6 董晓宏;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从业素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云红;试论“说课”与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龚厚忠;试论新课程推行中的学校组织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艳华;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1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0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