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述考
本文关键词:“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述考
【摘要】:"客家筝"是我国重要传统筝派———南派代表之一。文章着重对"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进行探讨,认为客家人源远流长的移民历史,广东大埔封闭的地理条件,繁盛的器乐合奏环境,独特的地缘,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有意的审美追求及时代机缘等诸多因素均与"客家筝"这一流派的产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客家筝 流派形成 大埔
【分类号】:J632.32
【正文快照】: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在中华大地传衍了至少两千多年,影响达及华夏大部疆域。千百年来,无数普通百姓因之而获得审美享受,丰富了精神生活。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却未见古筝流派的文字记载,直至20世纪30年代始见筝乐南、北类分,①五六十年代,方界定“茫茫九派流中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茂锦;闽筝初探[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6年03期
2 蓝介愚;琴况廿四则警句——古筝家罗九香遗作[J];中国音乐;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运员;杨载田;;历史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客家人的农业拓殖活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2 温丹妮;;从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刘丽川;“客家”称谓年代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张正;客家图书编撰史概要[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5 郑远慧;;论梅州客家山歌的演唱方法[J];北方音乐;2011年09期
6 何郑莹,徐建刚,裘行洁;GIS辅助对长汀“客家首府”地位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俊;;论音乐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J];沧桑;2012年02期
9 张蕾;;论音乐文化交流的美学原理[J];沧桑;2012年03期
10 宋超;清廷四川移民政策的演变——兼论客家迁徙四川问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兰俏梅;;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2 叶少玲;;云南客家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少玲;;客家教育与云南[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温春香;;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与变化[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4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龙安隆;福建邵将区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艳芳;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丽芸;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梁袁媛;声乐教学中女高音常见问题的分析及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常毅敏;扎根民族 追求自己的理想[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冰;孜孜润育筑心楼 桃李枝下好园丁[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丽;海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前景与发展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国钰;谭元亨与《客家魂》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华;;客家山歌“山野之歌”[J];艺苑;2008年12期
2 徐赣丽;苏秀玲;;从鸡歌看客家人的精神气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潇儿;;古朴淡雅 重在写意——罗九香先生客家筝艺术风格浅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张婷;郑颖琼;梁山;;浅议客家筝的艺术特色[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6期
5 肖寒;;土地与歌:客家人的歌谣[J];音乐生活;2008年04期
6 邱京华;;没有和尚的“香花和尚舞”[J];当代江西;2009年06期
7 蔡享丽;;谈梅州地区宗教舞蹈的“客味化”[J];艺术教育;2010年06期
8 谢琼;;“打拼”与“思乡”——“珠三角”客家舞蹈的文化解读[J];舞蹈;2010年08期
9 钟俊昆;;客家山歌成因浅析[J];创作评谭;1997年01期
10 陈哲;黄玉英;;民歌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J];农业考古;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伟雄;;浅谈《广东汉乐》的主要区域载体与本质特征 保护好《广东汉乐》的品牌和产业[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婕;《土楼神韵》讲述客家人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文言;交响诗篇《土楼回响》[N];音乐周报;2001年
3 韩建勇;古筝音乐美之鉴赏[N];音乐周报;2008年
4 赵伟;民乐发展拒绝“崇洋媚外”[N];中山日报;2008年
5 江玫 宾莹 清华;客家山风 吹抵榕城[N];福建日报;2001年
6 朱志凌;土楼响起交响乐[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陈杏;再现人性深邃的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石一宁;客家历史与文化的精彩展现[N];文艺报;2011年
9 王天一;如何用新型转调筝演奏《出水莲》[N];音乐周报;2001年
10 通讯员 莺花;广东汉乐奏响大埔城乡[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宇军;“客家筝”形成略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陈潇儿;罗九香客家筝艺术风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雷欢;潮州筝与客家筝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露曼;无形的心碑——客家筝曲《崖山哀》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内涵[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慧;客家筝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6 黄娟;《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与演奏风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榛榛;巴洛克时期音乐与建筑相通性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周璐;南派古筝艺术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铭娟;客家筝乐艺术风格成因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10 宋婷婷;中国古筝摇指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10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1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