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合唱作品研究
本文关键词:陆在易合唱作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陆在易 合唱创作 风格衍变 创作观 代表作品分析 曲式结构 创作技法
【摘要】: 本世纪初随着“学堂乐歌”运动的兴起,合唱艺术在我国产生,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作曲家陆在易长期坚持在合唱领域进行创作,是我国当代合唱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陆在易的合唱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的技法和风格分析,阐明他对合唱创作领域的贡献,从而肯定他在我国合唱发展中的地位。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我国合唱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陆在易合唱作品进行概述,然后对陆在易的合唱创作风格衍变进行论述,并提及陆在易的创作观对其合唱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是对陆在易合唱代表作品的分析,文中选取《赶马调》、《雨后彩虹》、《行路难》、《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四首代表性作品,对作品的创作手法和特点加以分析。第三章首先对陆在易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按照曲式结构类型分类论述。在创作技法一节,文章围绕旋律写作、和声材料和常用创作技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结出陆在易合唱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关键词】:陆在易 合唱创作 风格衍变 创作观 代表作品分析 曲式结构 创作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7-8
- 二、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8-9
- 第一章 陆在易合唱作品概述9-21
- 第一节 陆在易合唱作品概述10-12
- 第二节 陆在易合唱创作风格衍变12-17
- 一、个人风格的创立13
- 二、创作风格的转变13-17
- 第三节 陆在易的合唱创作观17-21
- 一、难解的合唱情结17-18
- 二、传统与创新18
- 三、作品的容量与质量18-20
- 四、雅俗共赏20-21
- 第二章 代表作品分析21-42
- 第一节 《赶马调》分析21-24
- 第二节 《雨后彩虹》分析24-30
- 第三节 《行路难》分析30-38
- 第四节 《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分析38-42
- 第三章 作品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42-57
- 第一节 曲式结构分析42-47
- 一、单乐段的分节歌42-43
- 二、单二部曲式43-44
- 三、单三部曲式44-45
- 四、复三部曲式与复二部曲式45-46
- 五、变奏曲式46-47
- 六、集中对称曲式47
- 第二节 陆在易合唱创作技法特征47-57
- 一、精湛的旋律写作47-48
- 二、风格与色彩性和声材料48-53
- 三、常用创作技法53-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合唱音乐创作的难得之作——评陆在易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J];福建艺术;2006年04期
2 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陆在易;创作绝不是急就章[J];人民音乐;2004年01期
4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年11期
5 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年08期
6 王安国;在音乐教化和艺术审美的广阔空间——中国(大陆)当代音乐创作的多元发展态势及复合文化品位[J];人民音乐;1998年10期
7 冯智全;论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J];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8 钱国桢;板腔体戏曲唱腔的形态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樊祖荫;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声特点(上)[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杨明刚;;关于中国合唱艺术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燕迪;[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小莎;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征及其演奏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殷志华;陆在易四首大型合唱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4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