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八大套的曲式结构
本文关键词:山西八大套的曲式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山西八大套 尾声 帽子(引子) 套曲 曲式结构
【摘要】:山西八大套是中国传统器乐的代表性乐种,本文主要针对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首先探讨八大套单曲尾声和帽子(即引子)的结构,指出单曲尾声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快速尾声和慢速尾声,它们和帽子各有自己的用法和结构。之后概括总结八大套的套曲结构特点,并对其中两首结构富于特点的套曲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山西八大套曲式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该乐种利用民间已有的单曲,加工、组合成为具有独特结构和风格的套曲的方法,这对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关键词】: 山西八大套 尾声 帽子(引子) 套曲 曲式结构
【基金】:“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重点项目(编号:11ZD15)研究成果
【分类号】:J614.3
【正文快照】: 山西八大套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代表性乐种,为晋北鼓吹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大套主要流传在山西北部五台县、定襄县、原平市、忻州市的部分地区,结构为大型套曲,是清代光绪初年(1875年或稍后),山西五台县槐荫村医生赵成贵先生利用民间流传的器乐曲牌、民歌小调和五台山佛教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景蔚岗;“山西八大套”名实辨正[J];音乐研究;2004年01期
2 王少华;山西《八大套》的套曲结构[J];音乐研究;1980年01期
3 孔繁洲;《山西八大套》考略[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韩军;《八大套》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2004年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侯小林;张俊婷;;“琵琶弦外之音”——浅议琵琶中蕴藏的精神财富[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3 续萍;;钢琴曲《夕阳箫鼓》中的即兴之美[J];广西教育;2009年15期
4 董艺;黄亮;;赵春亭唢呐演奏的艺术特征探析[J];黄河之声;2010年21期
5 王艺;二胡曲《薰风曲》的传承与衍变 周少梅、蒋凤之、陈振铎《薰风曲》演奏谱比较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卢玉倩;;关于民族器乐的界定与分类的论争问题[J];黄河之声;2012年19期
7 刘燕;豫筝派源流与风格[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刘燕;齐鲁筝考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晓俊;;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分类问题探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彭瑜;;京剧打击乐的节奏与结构特点[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汪静渊;浙江民间器乐曲音乐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3 闫若_g;古韵的回响[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艳;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跳菜”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卞婧婧;“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霍陶纯;永年西调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陈虹;论20世纪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丽君;康保二人台形成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叶蓁;刘天华二胡教学活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冯卓慧;蒙汉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论草原民歌蒙汉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荣;;明代遗存的“勃石细哩”探究——一部存活的纳西族安魂套曲[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坚;;《戒指戴在手指上》的声乐艺术形象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赵玉斋;;鲁筝老八板 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格里戈利耶娃,廖纲源;评《四川悲歌》[J];音乐探索;1987年01期
5 齐家全;;浅谈交响乐与交响乐的欣赏[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黄燕林;肖斯塔科维奇的《七首儿童钢琴曲》及其结构分析——为纪念肖斯塔科维奇逝世30周年而作[J];音乐探索;2005年02期
7 李健正 ,余铸;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二——坐乐(中)[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8 唐若甫;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J];音乐爱好者;2001年12期
9 金湘;春——套曲《子夜四时歌》选段[J];中国音乐;1983年04期
10 俞为民;北曲曲调的组合形式考述[J];艺术百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山林;;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3 潘屹;唐小木;;论钢琴套曲《他山集》演奏上的技术处理[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张川;;对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探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钟涛;;宋大曲以歌舞演故事探略[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莫柏槐;;鸣箫牌子与筚管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刘瑞强;;古筝论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大林;情节待延续 音乐成尾声[N];音乐周报;2005年
2 陈登科;解读《诗人之恋》中的一点小问题[N];音乐周报;2005年
3 记者 李晓芳;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奏响国家大剧院[N];山西日报;2008年
4 杜亚雄;何谓“玛卡姆”[N];音乐周报;2004年
5 王洪岐;燕赵艺苑瑰宝——吹歌[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钱仁平;时代需要怎样的“主旋律”?[N];音乐周报;2009年
7 杜亚雄;南印度和北印度的音乐[N];音乐周报;2004年
8 记者 张胜波 实习生 张冰梓;千年古乐觉囊梵乐首度与公众见面[N];南方日报;2009年
9 李芮;谁来传唱千年“达斯坦”?[N];西部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启民;赤峰雅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N];赤峰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贾佳;用两种声音阐述一段人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先艳;论民间合奏乐种的传承方式[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汪静渊;浙江民间器乐曲音乐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6 陈瑜;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蕊;论舒曼声乐套曲的戏剧性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玲璐;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梅英;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福容;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静;罗伯特·舒曼声乐套曲的演唱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马冰洁;浅谈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及演唱[D];西藏大学;2010年
7 琚燕飞;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郑婷婷;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博;二胡套曲《袍修罗兰—如来梦》演奏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张亚敏;中国钢琴独奏曲的尾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4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7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