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看电视音乐
本文关键词:从传播学角度看电视音乐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音乐 传播学 音乐作品 大众传媒 发展脉络 受众 春节联欢晚会 传入中国 电视剧 表现形式
【摘要】:正传播学在中国已经历了30余载的风雨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大众传媒的发展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传播学历史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去看待历史,发现历史中的光辉点,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一、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后,西方传播学传入我国。随着广播、电视、卫星等先进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人的生活中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电视音乐 传播学 音乐作品 大众传媒 发展脉络 受众 春节联欢晚会 传入中国 电视剧 表现形式
【分类号】:J617.6
【正文快照】: 传播学在中国已经历了30余载的风雨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大众传媒的发展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传播学历史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去看待历史,发现历史中的光辉点,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一、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后,西方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瑞祥;对传播技术作用力的社会学认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吴杨;张小军;;从《芝加哥》看美国当代歌舞片的艺术形态[J];长城;2010年06期
3 王勇;;从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生成反观其特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孔洪刚;;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特点与渊源[J];当代传播;2011年05期
5 于瑞华;;电视专题片听觉元素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6 胡小安;李勇;;匿名反馈探析[J];东南传播;2007年08期
7 庄新红;;“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帕克传播思想探析[J];东南传播;2007年10期
8 周琴;杨海霞;;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西方传播研究之渊源[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9 张梅;;从角色表演到角色外活动——对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框架性分析[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10 吴越;;“控制”引导的传播学:对学科奠基人的再思考[J];东南传播;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殷晓蓉;;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王迪;;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迪;;上海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向美霞;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9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园园;张千一影视歌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岩;中国大陆电视广告中的音乐元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鹏军;《陕西日报》公信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韩军;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昊;后冷战时代美国政府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D];吉林大学;2011年
6 葛修振;文化视野下的徽商题材电视剧[D];暨南大学;2011年
7 祝婷婷;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与文化传播[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林;一衣带水 唇齿相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龙泽泓;赵季平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璇;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得明;;电视音乐传播价值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2 陈宗花;;论电视音乐的形式特征[J];电影评介;2008年02期
3 遇滨燕;注重民族音乐的发掘与传承——关于电视音乐的思考[J];当代电视;2003年05期
4 杨建生;;聆听生活的音符——电视音乐的特点及在节目中的应用[J];艺苑;2007年02期
5 刘名家;赵泽宁;;电视音乐的结构特殊性以及编配方法[J];职业技术;2009年04期
6 吴跃农;电视音乐的历史记录性优势 两个版本优劣比较[J];当代电视;1999年09期
7 刘耀宾;;浅析电视音乐DE特殊性[J];黄河之声;1999年02期
8 陈妍虹;;电视音乐的HIFI理念[J];民族音乐;2006年05期
9 邢晓丽;刘小寅;;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学思考[J];视听纵横;2008年06期
10 陶德义;;谈电视画面和电视音乐[J];飞天;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展;;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相互渗透——电子音响型作品《Who’s Voice(1998)》的制作札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2 李剑昌;;探访广东音乐之乡——台山[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卢红梅;;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教学课堂[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丽颖;;电脑音乐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洁;中国音乐传播学 新时代 新学科[N];中国艺术报;2003年
2 贾磊磊;跨出了探索性的一步[N];光明日报;2003年
3 居其宏;在青春童话中创造梦想[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瞿剑;商场背景音乐合法播放问题有望解决[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伍华余;我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科尔沁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举行[N];通辽日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深沉的爱恋 无限的思念[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贝多芬中国“获胜”记 (下)[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柴志英;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N];文艺报;2011年
10 晨枫;音韵多彩颂“钱塘”[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6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9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刘盛楠;网络音乐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雪梅;沈亚威三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音乐作品分析及演唱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瑞红;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相茹;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琴纳;试论“五W”传播模式运用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实践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澄橙;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作品—《Kontakte》的作品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8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向芳;顿·布虎奈勒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三种音响合成关系及其结构模式[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10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3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8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