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课题设想及相关问题讨论

发布时间:2017-09-21 03:40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课题设想及相关问题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海峡两岸音乐创作 文化传统 艺术风格 审美情趣


【摘要】:《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课题》拟选择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状的梳理、有学术含量的问题讨论,以及带有前瞻性的未来发展预测与深层次的异同发展考量,来研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文化追求、特性表达,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学术评价,提出若干可供咨询的发展谋略。怎么样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理念维系同一实体的前提下,通过研究来考掘其中的文化含义,是本课题最重要的一个学术诉求。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美学学会;
【关键词】海峡两岸音乐创作 文化传统 艺术风格 审美情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教社科司函[2011]207号)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各个方面的往来与交流,自1949年之后人为中断,这是之所以形成并产生海峡两岸概念(非地理性概念)的基本前提。及至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台湾地区有关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各方面的往来与交流逐渐开始恢复。开始阶段,尽管在相当程度上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美君;;姑苏吴歌的明珠——白茆山歌探微[J];大舞台;2010年12期

2 方迪星;;谈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艺术风格[J];艺术教育;2011年11期

3 刘冬昕;;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融合性艺术风格[J];作家;2011年20期

4 姜元录;阿炳的创作与江南丝竹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牛治安;浅谈崔派唱腔风格[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6 闫永丽;;山东筝派与筝曲的发展和艺术风格[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文;;浅谈钢琴演奏的指法规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刘宇瀚;;陕北方言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7年31期

9 谭莲英;;论小黄村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与艺术风格[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露;;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J];民族音乐;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艳;;浅析艺术风格——论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林平;;论以音乐课提升学生灵魂素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张蓉;;俄罗斯民族乐派歌剧浅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周张跃;;论音乐教育之意义[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晨见;陈琪;;漫谈“淮风”[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校外少儿舞蹈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马磊;;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天璐;“海娃”坚持海味艺术风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廖盟书;广东音乐的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李舒 张婷婷;中国挖掘民间口哨艺术 “金口哨”吹响京城[N];西部时报;2006年

4 仲格才让;浅谈藏族舞蹈艺术[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5 记者 柴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造就艺术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李宏 郑会林;创作推广优秀少儿歌曲 传承弘扬优良文化传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种俐俐;民族民间舞蹈的自我定位[N];文艺报;2007年

8 芳禾;蒋国基带您领略“自然之声”[N];音乐周报;2007年

9 梁齐;戏曲音乐与接受主体[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王菡;田野采风切忌文化贵族心态[N];中国艺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4 李莘;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莉;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党冬梅;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潇儿;罗九香客家筝艺术风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瑾;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红云;歌声如诗[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蕾;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北北;论花腔女中音的演唱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颖颖 ;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冰;跨界演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段莎莎;生活的根,时代的魂[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2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92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