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生批评文献阅读心得
本文关键词:刘再生批评文献阅读心得
【摘要】:文章从音乐批评的角度切入,审视作为一位音乐批评家的刘再生。认为他的音乐批评在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界具有"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态势。由于刘先生音乐批评家"角色"的"客串"性、"多栖"性音乐艺术修养,这就使得他的音乐批评具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与"厚人文性"的特征。所谓的"超功利性",就是作为一个"客串"者,刘先生在自己的批评文本创意写作中没有其他音乐批评家具有的谨小慎微、环顾左右与患得患失的心理特征,使得自己的批评文本具有行文恣意洒脱、观点个性鲜明、解析纵横捭阖的艺术特征。所谓的"厚人文性",就是作为一个音乐史学家,刘先生在音乐批评文本书写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积累的丰厚人文、历史、文化知识的学养,使得自己的批评文本彰显出语言文辞优雅、陈述老成持重、评价恰如其分的批评风格。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
【关键词】: 刘再生 音乐批评 音乐文献 音乐史学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在音乐学术界提起刘再生先生,一般情况下人们均会立刻将他归到音乐史学家的领域内。而笔者这篇文稿,却从音乐批评的角度切入,审视作为一位音乐批评家的刘再生先生。要审视作为一位音乐批评家的刘再生,自然也离不开他的“主业”中国音乐史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刘先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再生;批评者,批也,,评也──对“王洛宾热”现象的思考[J];人民音乐;1994年10期
2 明言;;纪录百年批评 驱动世纪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史料问题概观[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司冰琳;;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刘再生文论著述折射学术之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04期
2 杨和平;;回溯与检讨——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素描[J];人民音乐;2009年10期
3 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理论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王安潮;;基于学科建构语境下的“音乐评论”现状反思[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明言;;透过文本看人物——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人物鸟瞰[J];音乐探索;2009年02期
6 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导论[J];音乐探索;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洁;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红霞;论中国改编民歌的演唱特点[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明言;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于润洋;器乐创作的艺术规律[J];人民音乐;1979年05期
3 王照乾 ,刘楚材;音乐,就应当是音乐——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随谈录[J];人民音乐;1979年09期
4 居其宏;归来兮,批评之魂——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对音乐批评的反思与呼唤[J];人民音乐;1986年10期
5 金湘;振兴与反思——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有感[J];人民音乐;1986年12期
6 周海宏;对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J];人民音乐;1999年10期
7 鸿昀;从寻觅到宗教──对《黄孩子》、《阿姐鼓》文化意蕴的读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乔建中;什么是发展当代音乐的必由之路——由吕骥同志《音乐艺术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言;音乐批评学刍议——“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一[J];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2 谢伦灿;;正确科学地开展音乐批评[J];艺术评论;2009年04期
3 廖家骅;音乐批评的历史反思[J];中国音乐学;1988年01期
4 管建华;音乐批评的阐释——读《上海,一定要重视音乐评论》有感[J];上海艺术家;1999年04期
5 李诗原;文化转型与音乐批评的重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明言;音乐批评的本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7 明言;音乐批评的形态“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明言;音乐批评的标准论[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9 明言;音乐批评的操作论(下)——“音乐批评学”探索之八[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鸿昀;在历史中寻觅批评 在批评中书写历史——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的批评[J];音乐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安;音乐批评何以缺席[N];人民日报;2002年
2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3 唐若甫;果真“错音也值得真实可爱?”[N];音乐周报;2011年
4 施雪钧;音乐批评的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萌;抢救音乐文化遗产[N];音乐周报;2002年
6 邵奇青;中国乐评还有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7 张萌;珍惜音乐文化遗产[N];人民日报;2002年
8 志音;中国乐评喜与忧[N];音乐周报;2008年
9 明言;蔑视 轻视 无视 重视[N];音乐周报;2007年
10 柳逊;音乐会报道缘何差强人意[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俐;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问题评述[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苏淼;《古希腊音乐文献》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吴婷;《乐府诗集》引用的音乐文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左洁;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艺涵;1979-1989年中国大陆电影音乐研究成果述评[D];河南大学;2006年
6 史艳;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进宝;李斯特音乐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蒋兴荣;石惟正音乐评论的特点与功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延边朝鲜族玄琴艺术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李峰;论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6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2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