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和教学价值探究
本文关键词: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和教学价值探究
【摘要】: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6.8—1856.7.29)的经典之作,他的这部声乐作品以浪漫主义诗人夏米索的诗词为创作脚本,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感情上敏感、细腻、梦幻、诗意;在演唱技巧上音色的多变、吐字的清晰、语调的细致,很细致地体现出这部作品蕴含的“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的特点。 文章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对这部声乐套曲进行探讨,第一章阐述作品的美学思想,‘从作曲家生平的经历和作品来源的背景及舒曼的重要美学思想来深刻理解这部声乐套曲中透视出的“悲剧与崇高”的思想内涵。第二章阐述作品的演唱技巧,先整体了解作品的布局,包含和声的色彩、调性的变化、钢琴的伴奏,而后细致地探讨如何从演唱技巧的角度来诠释这部作品。第三章阐述这部作品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价值,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的研究和分析,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19世纪声乐作品发展的趋势,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领会到作品创作地思想精髓与在演唱舒曼艺术歌曲时,演唱者应注重与钢琴的协调配合以及采用“高音弱唱”的形式来展现舒曼声乐作品中独特的浪漫主义梦幻情怀。
【关键词】:美学思想 演唱分析 教学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第一章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美学思想6-8
- 第一节 舒曼简介6
- 第二节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美学思想6-8
- 第二章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唱分析8-22
- 第一节 Seit ich ihn gesehen(自从和他相见)8-10
- 第二节 Er,der Herrlichste von allen(他,比任何人都高贵)10-12
- 第三节 Ich kann's nicht fassen,nicht glauben(我不明白,也不相信)12-14
- 第四节 Du Ring an meinem Finger(戒指在我手上)14-15
- 第五节 Heft mir,ihr Schwestern(亲爱的姐妹,快帮我装扮)15-17
- 第六节 Susser Freund,du blickest(亲爱的,为什么这样惊17-19
- 第七节 An meinem Herzen,an meiner Brust(你在我心里,在我怀里)19-21
- 第八节 Nun hast du mir den ersten Schmerz getan(你如今终于给我带来无限悲痛)21-22
- 第三章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声乐教学价值的探讨22-24
- 结语24-26
- 参考文献26-27
- 致谢27-2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方国武;“理念”的玄思“道”的顿悟——兼论中西美学之迥异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周娟娟;;E.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教学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司红玉;孙继龙;;健身气功与“心性”之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钱继和;;拒斥颓废之音,弹拨生命之律——浅析尼采对瓦格纳音乐美学的颠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释义——波爱修斯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一种启示[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润森;;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4 雷龙乾;;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卫国;;人道主义的悲剧与悲剧性的人道主义——理解海德格尔纳粹事件的悲剧境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高阿蕊;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9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秀红;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2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3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