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声风格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7:35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声风格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勃拉姆斯 音乐分析 和声技法分析 和声风格特征


【摘要】: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年)是德奥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在浪漫主义的思潮下,勃拉姆斯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创作理念。他的创作将古典主义的形式与浪漫主义的情感融汇在一起,成为19世纪西方音乐的宝贵遗产。 勃拉姆斯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声乐作品、钢琴、室内乐、管弦乐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所创作的,也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唯一创作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可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本文想通过对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了解他对古典主义的继承,以及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特征,并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和声手法分析,进一步研究勃拉姆斯作品中的和声风格,领略这位大师的艺术风采。
【关键词】:勃拉姆斯 音乐分析 和声技法分析 和声风格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第一章 勃拉姆斯生平及主要创作简述9-15
  • 第一节 勃拉姆斯的生平9-12
  • 第二节 勃拉姆斯协奏曲的创作12-15
  • 第二章 作品的音乐分析15-30
  • 第一节 旋律分析15-21
  • 第二节 曲式结构分析21-28
  • 第三节 配器分析28-30
  • 第三章 作品的和声技法分析30-55
  • 第一节 和弦材料30-37
  • 第二节 和声进行37-45
  • 第三节 转调手法45-49
  • 第四节 终止式49-55
  • 第四章 独奏与伴奏之间的和声关系55-62
  • 第一节 独奏小提琴的构造及其和弦演奏法55-57
  • 第二节 独奏小提琴的和声与乐队和声之间的关系57-62
  • 结语62-64
  • 注释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菲;;浅谈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与演奏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54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54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