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史实与“同均三宫”
本文关键词:史料史实与“同均三宫”
更多相关文章: 史料史实 同均三宫 宫商徵 笛上三调 南诏奉圣乐 白石道人歌曲
【摘要】:黄翔鹏先生以其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认为"同均三宫"的"三宫关系"在汉代京房时"就已被认识";晋代荀勖笛上三调就是"同均"的三种音阶;"同均三宫的实践在宋代也是存在的","姜白石就是这么用的"。有学者还从唐代史料中找到了依据,认为《南诏奉圣乐》就应用有"同均三宫"。笔者通过史料史实的辨析,明确京房律的宫商徵、荀勖笛上三调都不是"同均三宫",《南诏奉圣乐》中本没有"同均三宫",白石道人歌曲也不能证实"同均三宫"。作为"同均三宫"理论"源头"、"立论依据"、音乐"实证"的几个重要而关键的史料史实,全都不能成立。这种结果,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以彻底弄清"同均三宫"的历史存在问题。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音乐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史料史实 同均三宫 宫商徵 笛上三调 南诏奉圣乐 白石道人歌曲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对于“同均三宫”理论,黄翔鹏先生说他“是从历史文献里总结出来”的,认为“这是历史规律”、“历史事实”“,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是古代的艺术实践”。①既然是“历史规律”“历史事实”,历史文献中就必然有记载,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史料中解读出相关的信息来。黄翔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洁轩;调(均) 清商三调 笛上三调[J];音乐研究;1995年03期
2 杨善武;;姜白石词调歌曲的解译问题[J];音乐研究;2012年06期
3 罗科昀;智者千虑 或有一失——关于黄翔鹏先生在《宋书》、《晋书》“荀勖奏议”文献上的失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李成渝;“同均三宫”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之二[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黄翔鹏;“弦管”题外谈[J];中国音乐;1984年02期
6 李成渝;;《南诏奉圣乐》“五宫异用”是“同均三宫”理论的实证——黄翔鹏《乐问·五十五》的解读兼答友难[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7 黄翔鹏;民间器乐曲实例分析与宫调定性[J];中国音乐学;1995年03期
8 李成渝;均、宫、调是三个层次——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之三[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曾莲春;;浅论民歌的发掘与传承[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3 李畅;;管窥姜白石自度曲的音乐特征[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4 范福芹;;童忠良《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存疑[J];歌海;2011年06期
5 王亚丽;中国传统七声音阶命名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蒲亨建;中国传统七声音阶真伪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东兴;郭腾;马晓男;;谈涞水、定兴、易县《普庵咒》曲牌音乐形态[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郭树群;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蔡际洲;音乐学术论文中的“重复”现象———编稿琐记之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李幼平;北宋大晟律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牛海蓉;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莉;乐府“相和歌辞”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玉卿;姜白石俗字谱歌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聪;大理南诏古乐学会的组织形态及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4 葛恩专;开皇乐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树远;土默特右旗地区山曲儿的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灿;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7 全婕;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8 金震;戴长庚《律话》(中卷)的点注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苏榕;山东胶东地区秧歌音乐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刘松涛;宝丰地区三弦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2 ;七律定均五声定宫[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杨善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J];中国音乐学;2011年01期
4 赵金虎;清末民初传习的二人台牌子曲《出鼓子》及其与中国传统乐学的渊源关系——为缅怀我国著名传统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并几位二人台著名乐师而作[J];中国音乐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应时;“同均三宫”三议[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2 李成渝;;《南诏奉圣乐》“五宫异用”是“同均三宫”理论的实证——黄翔鹏《乐问·五十五》的解读兼答友难[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3 蒲亨建;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进程[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4 杨善武;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李寄萍;同均三宫及实践意义研究[J];音乐探索;2003年03期
6 刘勇;“同均三宫”琐谈[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7 蒲亨建;"同均三宫"假说的学科能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丁承运;关于"一均七调"的原始著作人问题——对有关"同均三宫"笔谈回应的应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刘源;;“同均三宫”理论简介[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10 陈正生;从“泰始笛”的复制谈同均三宫等问题[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施珍华邋赵福仙 杨梅;南诏古乐的继承与开发[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张楠;巍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咏刚;云南:民族音乐的海洋[N];云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2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成军;清商三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王晓婷;琴家、理论家丁纪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郭慧颖;我国乐理书中的三种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5 郑燕梅;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6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