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声乐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

发布时间:2017-10-03 23:00

  本文关键词:声乐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


  更多相关文章: 大美不言 意境 完形 虚实 留白


【摘要】:文章首先对"大音希声"、"大美不言"、"虚实之美"等进行了辨析,进而对"意境之美"以实例——音乐实践及中西美学理念,进一步加以佐证,得出"艺术作品创作与表达中适度运用辨证思维是必要的,声乐演唱中辨证思维方式的运用,是建立在娴熟演唱会技巧之上的,它的至高境界,是美学层面的追求"的结论。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大美不言 意境 完形 虚实 留白
【分类号】:J616.2
【正文快照】: 中国古典美学讲求“大美不言”的境界,千百年来这一美学原则不仅渗注于传统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是内心情感抒发的最高境界。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代巨擘老子就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玄妙意理,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妮;;声乐表演艺术之管窥[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2 薛可;;探析茵格尔顿“情感论”在钢琴音乐中的体现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北方音乐;2010年07期

3 王丽燕;孙英;;在旋律中完善自己——试谈音乐修养的提升对于女性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4 温翼;;浅析《酒后》人物的矛盾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丽娟;;论音乐与时装表演的融合之美[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可欣;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8 姜耕玉;艺术情境创造:隐与显 动与静──艺术辩证法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姜耕玉;叙事与节奏:奇正 张弛 起伏——艺术辩证法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姜耕玉;艺术形式:线条、动作、声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8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9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孔越;论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与艺术修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4 罗春柳;影视音乐的表意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封琴;以悲境为美鉴 化古韵为今风[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樊潇潇;植物园环境音乐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洁;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音画空间中的孤独主题[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魏巍;“声音品牌化”的价值与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邓雯超;黄图s滔非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钰东;音乐编辑在大型综艺晚会中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佳星;;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2 郭文静;;留白:版式设计的意境[J];艺术探索;2010年04期

3 刘柯;;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J];职大学报;2009年02期

4 刘忠国;;浅析中国文人园林的意境之美[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11期

5 郑红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温少梅;;由中国画感悟汪曾祺作品的留白艺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苏苗;;计白守黑——从“中国(世界)最美的书”看书籍设计中的留白[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万怡;;“留白”——中国艺术审美的新境界[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9 年晓萍;;留白:模糊语翻译的一种新取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苗琳;;大道至简——“留白”手法在设计探索中的美[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方振羊;王明元;程根林;曹维娟;周群刚;;血浆中残留白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王泳;马谋超;;利用内隐完形法与评价再认法探查上网者对网络条幅广告的认知效果[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孙明;;语文教学要重视“留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应竹青;;布白艺术在AHP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书茵;;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理解课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林华;;音乐听知觉的内部矛盾[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肖莉;;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王葆华;;构式语义的经验基础——兼谈身体化的经验对语言形式表达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廖美玲;;咨客中心疗法述评[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住建局局长 陈太茂;文化是城市焕发“意境之美”的内生力[N];广安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智勇 赵永琦;包头的留白与添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李锦魁 李薇;营造意境之美[N];民营经济报;2005年

4 英子;中国玉雕的意境之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5 赵志伟;做父母也要取得“执照”[N];洛阳日报;2008年

6 黄湘源;政策留白的艺术效果[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7 ;东莞营造环境留白领[N];广州日报;2003年

8 曹玲;移情别恋的学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9 徐忠根;“虚实相生”赏石经[N];中国商报;2003年

10 ;散草放旷 书坛高峰[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童丹;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7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翠雨;认知语义视阈下英语逻辑转喻的意义识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缨;无形有意 无语有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光波;建筑完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海欧;灿烂至极,,归于平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俊文;绘画图与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瑞彪;[D];复旦大学;2010年

6 徐华伟;完形城市自然山水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D];重庆大学;2005年

7 张莉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静;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剑;在时间中自由地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安娜;虚谷虚谷虚怀若谷[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7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67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