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枫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演唱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5:00
本文关键词:郑秋枫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演唱研究
【摘要】: 郑秋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军旅作曲家,其作品涉及声乐和器乐创作的多个领域,被专家评为“深情的音乐诗人”。郑秋枫的艺术歌曲以其悠长绚美的旋律和磅礴动人的气势等个性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强的可听性和可唱性,深受广大群众的普遍喜爱,且常常作为音乐会及声乐比赛的保留曲目进行演出。“郑秋枫在抒情歌曲的创作上成就突出,有特色、有深度,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1] 本文以郑秋枫的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思想、创作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把握好作品的“灵魂”以指导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论文共分为四章来论述: 第一章简要介绍郑秋枫的艺术生涯和音乐作品的创作概述,阐述了他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显著成就,同时也为具体分析创作特征做好铺垫性陈述; 第二章对郑秋枫创作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思想资源和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从宏观上对这部作品形成整体的认识,以诠释作品的音乐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章对音乐作品的本体进行了分析,概述作品的创作特征主要有大爱情怀的题材选择、优美抒情的旋律特色、精雕细琢的钢琴伴奏和水乳交融的中西音乐作曲技法; 第四章笔者结合实际的演唱经验分别从音色与力度、速度与节奏、咬字与吐字等歌唱技术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声乐套曲 艺术歌曲 创作特征 声乐演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章 郑秋枫的艺术生涯与音乐作品创作概述11-15
- 第一节 郑秋枫的艺术生涯11-12
- 第二节 郑秋枫音乐作品创作概述12-15
- 第二章 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15-19
- 第一节 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创作思想15-17
- 一、“音由心生”的情感道路15-16
- 二、“雅俗共赏”的创作追求16-17
- 三、“真、善、美”的创作理念17
- 第二节 声乐套曲17-18
- 第三节 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社会历史背景18-19
- 第三章 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音乐分析与创作特征19-36
- 第一节 大爱情怀的题材选择19-20
- 第二节 优美抒情的旋律特色20-24
- 一、旋律气息的宽广悠长21-22
- 二、运用民族民间音调,体现祖国四季的丰富内涵22
- 三、装饰音的运用,,塑造音乐旋律的光彩和韵味22-23
- 四、衬词衬腔的运用23-24
- 第三节 精雕细琢的钢琴伴奏24-31
- 一、创造意境,描绘环境24-27
- 二、刻画心理,揭示情感27-31
- 第四节 水乳交融的中西音乐作曲技法31-36
- 一、在曲式结构方面31
- 二、在和声技法方面31-36
- 1、和弦结构的多样性31-32
- 2、和声进行的功能性32-33
- 3、调式色彩的对比性33-36
- 第四章 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演唱处理36-47
- 第一节 《春—祖国的春天》36-39
- 一、音色与力度36-37
- 二、速度与节奏37-38
- 三、咬字与吐字38-39
- 第二节 《夏—海鸥飞来了》39-41
- 一、音色与力度39-40
- 二、速度与节奏40
- 三、咬字与吐字40-41
- 第三节 《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41-43
- 一、音色与力度41-42
- 二、速度与节奏42
- 三、咬字与吐字42-43
- 第四节 《冬—啊,我的祖国》43-47
- 一、音色与力度43
- 二、速度与节奏43-44
- 三、咬字与吐字44-47
- 结语47-49
- 注释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丹;;浅析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之一——春——祖国的春天[J];黄河之声;2008年17期
2 詹桥玲;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杨瑞庆;艺术歌曲创作的百年回顾[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侯莲娜;"字正腔圆"三题[J];音乐研究;2005年01期
5 石惟正;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5年02期
6 雅文;革命战士 抒情歌手——郑秋枫和他的创作[J];人民音乐;1980年09期
7 舒泽池;抒军人之情 振军旅之威——听郑秋枫作品音乐会[J];人民音乐;1986年12期
8 汪毓和;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问题——简评声乐教授宋承宪先生[J];人民音乐;2000年10期
9 刘鹏;;《我爱你,中国》歌曲的作者及其钢琴伴奏[J];新东方;2007年08期
10 王大燕;论声乐旋律的民族色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977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7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