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浅谈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0-06 02:44

  本文关键词:浅谈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戏曲 咬字 行腔 民族声乐 民族特色


【摘要】:民族声乐是在继承我国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声方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声乐表演方式。这就使得民族声乐中仍保留了传统声乐的部分特点,并做到了充分发扬。其中,戏曲的咬字行腔作为传统意义上声乐类别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感情的抒发和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民族声乐应吸收戏曲的咬字行腔演唱方式,将其充分渗透到演唱者在对作品的演绎中。本文阐述了咬字行腔的概况,论述了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戏曲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我国目前民族声乐咬字行腔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关键词】传统戏曲 咬字 行腔 民族声乐 民族特色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咬字行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戏曲表演的核心原则。在我国传k声乐中,戏曲作为基本形式之一,对于咬字的准确性和行腔的规范性有着严格的要求,高度重视演唱中对于戏曲韵味的表现。它有别于’‘民、美、通”三种唱法,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现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君;刘纪秋;;谈歌唱的咬字与吐字技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2 钟超英;;浅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教学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程丹;;歌唱教学中咬字和吐字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周淑真;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浅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肖然;;谈民族唱法中的咬字与吐字[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丽娟;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桂梅;试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方法上的关系[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雯;;论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技巧[J];黄河之声;2007年10期

2 崔海鹏;;探讨声乐作品的艺术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3 李春琴;;中职学生声乐歌唱技能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司洁;;民族声乐演唱技术浅析[J];音乐大观;2012年03期

5 李曦;;从歌曲《千古绝唱》看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吸收、融合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3年06期

6 吴姿霖;;民族唱法中“字”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璀婷;字声传情[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2 梁小成;2000—2010年间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综述[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3 王改立;20世纪以来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文;论古典戏曲的传统性及其现代化意义[J];船山学刊;2001年04期

2 马迪;声乐教学要重视语言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J];音乐研究;2005年01期

5 李萍;;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6年02期

6 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5期

7 苏荣玉;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夏明;从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看戏曲艺术的综合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霍玉魁;浅谈中国传统戏曲的群众性、艺术性、国粹性[J];齐鲁艺苑;2001年01期

10 杜亚雄;;“民族声乐”和“民族唱法”界定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浅谈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姚振华;弘扬传统文化 唱好民族歌曲[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王红艳;浅谈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马新梅;;试论美声唱法的咬字与吐字[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5 张tk;;浅谈民族唱法的咬字[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3期

6 李晶;;咬字在演唱中国歌曲的特殊处理[J];大众文艺;2010年21期

7 张宁!432100;如何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J];孝感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8 朱玲;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咬字和吐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聂贞萍;谈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吐字[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幺幼力,张旭东;中国传统声乐的咬字吐字理论及应用[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大康;;传统戏曲录音经验体会谈[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2 郑国权;;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略论泉州南音何以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曹书杰;;即将消逝的历史文化名片——赵县西朱家庄秧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曹翠省;;论民族歌唱演员的全面修养[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杨敏;;论海城高跷秧歌传统的表演程式[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来达;戏曲音乐的八大变异[N];音乐周报;2008年

2 记者 隗瑞艳;现代舞《一桌N椅》九年后重现首都舞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王薇;海城高跷秧歌京城献绝活[N];鞍山日报 ;2008年

4 田雅丽;中国音乐剧民族化初探[N];安徽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郑荣健;足尖上的“杜丽娘”[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王文章;《袖珍写本道光指谱》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刁艳;中戏附中民乐团惊艳上海[N];音乐周报;2007年

8 张书彬;歌唱的吐字与情感表达[N];音乐周报;2001年

9 贾世骏;走出美声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1年

10 刘宝云;歌唱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N];安徽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娴静;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2 尹小珂;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苗莉;黄梅戏行腔在民歌演唱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万和荣;论歌剧《白毛女》的创生及其民族化风格的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倩;戏里戏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芳;浅谈在演唱中对改编民歌《孟姜女》艺术特征的把握[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众川;试论李娜的演唱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何丽丽;柳琴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亚丽;对中外声乐作品演唱的理解和体会[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80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80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