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同均三宫理论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8 13:28

  本文关键词:同均三宫理论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同均三宫 和声功能 五度链


【摘要】:传统音乐采用什么理论作钢琴即兴伴奏指导?是以西方音乐理论还是走自己的路,用中国音乐之理论。同均三宫作为传统音乐调理论之高度概括,应是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上起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在这基础理论上可建立起音乐体系所用的和声基础、功能基础。本文探讨了同均三宫与和声基础、功能基础之关系,提出即兴伴奏之选配和弦以环作动能之实践命题并用之于教学。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同均三宫 和声功能 五度链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在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上,目前的现状是:三大音体系只用一种音乐体系的理论作教学指导。(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因其较为特别,本文暂不涉及)难道中国音乐体系在自己的国土上就没有自己的音乐理论作即兴伴奏教学之指导?直到今天我们仍要穿上与自己的音乐体系不相适宜的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七律定均五声定宫[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义亚;论同均三宫标识与记谱实践[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春丹;;“同均三宫”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述略[J];大众文艺;2012年04期

2 李玫;“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谭雄;《太古传宗琵琶调西厢记》记谱形态及译谱方法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吴志武;;读《也谈“七律定均、五声定宫”》[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勇;何为“同均三宫”——“同均三宫”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00年03期

6 郑祖襄;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7 崔宪;正声与变声——我国传统七声的理论基础[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8 赵金虎;评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对“十二均”编目排序和“调头与调式"分目定序的初步修订建议[J];中国音乐学;2005年03期

9 李成渝;均、宫、调是三个层次——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之三[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晴利;《乐书要录》解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义亚;论同均三宫标识与记谱实践[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2 郑荣达;刍议“同均三宫”[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蒲亨建;“同均三宫”论证的新角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蒲亨建;“同均三宫”再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丁承运;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瓶颈[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6 蒲亨建;"同均三宫"假说的学科能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杨善武;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李寄萍;同均三宫及实践意义研究[J];音乐探索;2003年03期

9 陈应时;“同均三宫”三议[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勇;“同均三宫”琐谈[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承瑞;;“四部和声写作”要领[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小吟 施雯;植根传统文化 寻绎民乐之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四踏板钢琴前景广阔[N];音乐周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波;和声功能理论初探及相关术语梳理[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李银兰;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的和声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3 郭慧颖;我国乐理书中的三种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孙白;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为例研究交响曲主题发展的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彦婕;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风格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94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94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