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印尼日惹艺术大学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08 18:13

  本文关键词:印尼日惹艺术大学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多样性 地方性知识 主体传承 口传心授 文化自觉


【摘要】:印尼日惹艺术大学位于中爪哇,其本土音乐课程内容丰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乐器,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教学和类别介绍,演奏法和创作及作品分析,分类明确、内容丰富,教学注重口传心授的方式,注重主体的传承。我们参加了日惹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工作坊为期三天的甘美兰课程的学习。甘美兰乐器音色的不同而出现多音层的音色和声,有别于我们所认识的西方和声以及调音方式,教授在演唱甘美兰音乐时语言声调与音乐密切相关,其音乐与文化紧密相联系。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地方性知识 主体传承 口传心授 文化自觉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2月15日,我们凌晨三点就起身了,为赶5点多的航班,从巴厘岛飞日惹。日惹是我们对东南亚三国考察中的最后一站。当地时间7点左右到达,没有任何停歇与休息,就直接来到日惹艺术大学,参加日惹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工作坊甘美兰学习的开幕式。在日惹短短四天多的学习,异常充实又紧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特里斯诺·哈塔纳;陈珂瑾;;甘美兰在加拿大地区的跨文化互动与混合[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亭;;论元明清时期中老边地民族与疆界发展变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李未醉,余罗玉;略论古代中越文学作品交流及其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贾选凝;;热带丛林的“幽灵”与“鬼魂”——泰国新近恐怖片三大母题表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张玉安;印度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邓君洋;郑敏;夏哲璇;;打造区域性国际传播平台——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品牌树立和经营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2年05期

6 孔敏素;杨敏;;傣、泰民族族源研究[J];才智;2011年19期

7 黄玲;;谈小乘佛教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影响[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3期

8 蓝韶昱;;11世纪~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弱势影响的原因[J];创新;2008年04期

9 郑青青;;浅析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J];创新;2009年09期

10 贝波再;老挝古都琅勃拉邦城的遗产保护与发展[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2 易文;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黄璧蕴(Ms. Chaweewan Wongcharoenkul);泰国华人作用: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三世至拉玛五世时期华人社会(公元1824年至公元1910年)[D];上海大学;2010年

4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6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9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韦凡州;越南人信仰中的中越共同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韦琴;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敬华;尚德义三首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6 林兰;霞浦畲族歌谣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梁丽;我国跆拳道特技表演的表现形态及发展趋势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韩伽伽;试析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的合作问题[D];暨南大学;2011年

9 康甫;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刘华荣;涉边危机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芳;;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兼谈田青先生《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中的某些观点[J];艺术教育;2007年07期

2 周震;;浅谈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借鉴中的文化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凌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J];中国音乐;2009年03期

4 陈圣燕;;民间立场到地方性知识——江西傩舞研究回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杨清;;因势利导、活用教材——大学音乐教学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肖佳;;综合性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研究[J];音乐生活;2009年04期

7 金晖;;回族舞蹈创作的困境与突破[J];学理论;2010年28期

8 王一平;;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双重难题——跨学科、跨文化的困惑[J];音乐探索;2011年01期

9 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10 黄静;;论大学音乐教育新形式之快乐教育[J];黄河之声;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金娜;;二十年后,情人树下还有普米族的歌吗?——对《土风计划—兰坪项目组》村寨音乐传承行为的人类学考察[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罗斌;;野草与鲜花的芳香——关于回族舞蹈保存与发展的思索[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唐海玲;;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基本思想的新动向及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青;原生态:唤醒文化自觉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契机[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王俊;“唱响中国”,歌声中的文化自觉[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李松;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N];光明日报;2006年

4 林凤群;古老鹤舞世博会上翩跹起舞[N];中山日报;2010年

5 朱利伟;智化寺音乐仅靠拨款维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仲呈祥;时代音符 歌坛精品[N];人民日报;2006年

7 李松;原生态民歌的“再生”之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仲呈祥;时代音符 歌坛精品[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向云驹;原生态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中国文联研究员 仲呈祥;为“青歌赛”喝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丽红;清末民初中国音乐教育转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乌兰其其格;乌珠穆沁宴会歌曲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曦;浅谈唢呐教学中口传心授和曲谱的传承[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2 曹叶军;对马头琴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高伟;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属性之三维转向的内涵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詹静漪;浅谈琵琶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5 刘志刚;高校音乐育人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方明;传播学视野下“花儿”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苏世奇;云南高师本土音乐教育可行性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8 赵亚珍;昌黎民歌演唱技巧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刘浈;论《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与理论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慧;音乐文化中介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5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95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