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1:20

  本文关键词: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圣桑 练习曲 创作 演奏 教学


【摘要】: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1835年10月9日一1921年12月16日)是十九世纪晚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圣桑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钢琴音乐作品,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圣桑创作的带编号的练习曲作品共有三部,分别是Op.52、Op.111以及为左手而作的Op.135。每一首练习曲都附有标题,这些练习曲是体现出他高超钢琴技巧的典范之一。在数量众多的练习曲文献中,圣桑的这套练习曲也因为丰富的技巧练习、独特的音乐形象和创作构思,近年来亦开始逐步被选用在钢琴的演奏教学中。本文从作者的生平以及音乐创作理念入手,通过大量文献梳理,结合实际演奏体验,对Op.111中六首练习曲的风格特性、演奏诠释、教学价值进行研究,对每一首练习曲都在技术难点和音乐性表现方面作了细致的阐述,希望这些提示和建议对于练习者和演奏者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基于这个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引言。这部分对于《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探究》一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重在体现出选题的实用意义和必要性。 第一章简述了圣桑的音乐生涯,圣桑钢琴作品以及钢琴练习曲创作历程,为后面章节的作品分析做出背景知识铺垫。 第二章在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练习曲发展进行梳理论述后,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当时法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状况和作曲家本人的创作目的简述了这组练习曲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论述研究了这部练习曲的创作风格,以求从理论性分析中得出对作品风格特性的理性认识。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着重对Op.111的技术和音乐表现进行了分析。这章以前两章为铺垫,并结合了笔者本人平时的练习与演奏经验,以技术难点的解决和音乐性的表现为目的进行论述,意在能够给演奏这套练习曲的人们提供帮助。 第四章通过结合钢琴教学文献资料以及笔者本人平时学习积累,论述了Op.11l的美学价值和实际教学价值,希望在实际应用中能为教学者和学习者带来参考价值。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关键词】:圣桑 练习曲 创作 演奏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24.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第一章 圣桑的生平与圣桑练习曲的创作11-15
  • 1.1 卡米尔·圣桑的音乐生涯简述11-13
  • 1.2 圣桑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13
  • 1.3 圣桑钢琴练习曲的创作13-15
  • 第二章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曲》Op.111的创作15-37
  • 2.1 Op.111的创作背景15-19
  • 2.1.1 所处时期法国的钢琴音乐发展状况16-17
  • 2.1.2 圣桑钢琴练习曲Op.111的创作目的17-19
  • 2.2 Op.111创作的风格特性19-37
  • 2.2.1 继承性19-31
  • 2.2.2 规则性31-34
  • 2.2.3 适度性34
  • 2.2.4 抽象性34-35
  • 2.2.5 融合性35-37
  • 第三章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曲》Op.111的演奏分析37-57
  • 3.1 Op.111 No.1“大三度和小三度”37-40
  • 3.1.1 均匀的双三度音37-38
  • 3.1.2 中声部保持音旋律的连贯性控制38-39
  • 3.1.3 隐伏旋律的流动性39-40
  • 3.2 Op.111 No.2“个性色彩”40-43
  • 3.2.1 连贯且富有弹性的半音阶40
  • 3.2.2 四对三节奏组合方式40-41
  • 3.2.3 均匀弹奏中的阶梯式力度变化41-42
  • 3.2.4 半音中旋律的表现42-43
  • 3.3 Op.111 No.3“前奏与赋格”43-47
  • 3.3.1 八度和弦与和弦断奏43-44
  • 3.3.2 双手交替勾勒的旋律线条44-45
  • 3.3.3 复调性乐句演奏中的触键法45
  • 3.3.4 各个声部主题的清晰出现45-46
  • 3.3.5 乐句中的力度变化控制46-47
  • 3.4 Op.111 No.4“拉斯帕马斯的钟声”47-51
  • 3.4.1 均匀的六连音47
  • 3.4.2 大跨度的和弦47-48
  • 3.4.3 在同一个琴键上均匀地换指48
  • 3.4.4 踏板的使用48-49
  • 3.4.5 音乐意境的想象和模仿性的音色控制与对比49-51
  • 3.5 Op.111 No.5“大三度色彩”51-53
  • 3.5.1 合理的指法编排51
  • 3.5.2 双音音型的整齐与连奏51-52
  • 3.5.3 大跨度的和弦分解52
  • 3.5.4 规则的阶梯式力度变化对比52-53
  • 3.6 Op.111 No.6“托卡塔”53-57
  • 3.6.1 掌关节积极活动的低触键法53
  • 3.6.2 双手交替的和弦断奏和琶音53-55
  • 3.6.3 主题在各声部中的清晰出现55-57
  • 第四章 圣桑《六首音乐会钢琴曲》Op.111的研究价值论述57-63
  • 4.1 Op.111的音乐美学价值57-60
  • 4.2 Op.111的应用教学价值60-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光潜;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年01期

2 朱雅芬;19世纪晚期法国的钢琴音乐[J];钢琴艺术;2004年06期

3 张艺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超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凯尔德什,杨m8;新古典主义[J];中国音乐;1985年02期



本文编号:1069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069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