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新中国50-70年代,女性主题歌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03:22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50-70年代,女性主题歌曲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题 歌曲 审美体验


【摘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间,作曲家以女性主题来抒发自我审美体验的歌曲体现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下中国歌曲文化发展的艺术轨迹以及美学精神。在这三十年间,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主要矛盾以及受不同意识形态、政治运动和行政干预,这类歌曲的创作呈现出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即前十七年。这一时段正是向社会主义制度过度的重要时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三大改造的完成,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保障女性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又在继承“五四”精神的影响下“新女性”发展的同时,当时的女性更是以“半边天”的姿态出现,以女英雄、女劳动模范等题材创作的歌曲创作,成为了当时作曲家审美意识转化与审美体验表达的主要对象。第二阶段为:文化大革命起到改革开放前的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当时一切行动的指南,女性的形象也逐渐开始靠近政治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女性自我的发展受到了控制,歌曲中高唱着政治高于一切的声音。 建国前三十年间的女性主题歌曲是在中国社会现代性探索与转型的进程中形成的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艺术产物。文章秉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宏观上的理论指导,并以结合以具体音乐案例的分析为理论上的支撑。得出其艺术特征为:旋律唱出的女性心声;音韵-词义中塑造出的女性意象;歌唱与所唱中的女性情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近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状况跌宕起伏。前十七年,所表现出最大诉求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时的女性也肩负着同样历史任务——从“家庭中人”变为“社会中人”,是她们身体力行的具体表现,而女性歌曲的书写便成了艺术家审美体验表达时有利的艺术载体,在表现艺术家审美诉求以及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的审美理想时具有了更为直接的作用。随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阶级斗争”的意识被推向极端化,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了一切行动的指南,“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浪潮的裹挟下,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推动下,女性形象逐渐开始发生政治化转向”、尽管,当时在对女性形象表达以及女性主题的把握上,作曲家在审美体验的表达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诉求和表达方式,这其中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及特定社会时期决定的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正是因为这一必然性决定了中国社会在探索与研究女性问题的道路上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因此,对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女性主题歌曲做一研究,以期借此透析此类音乐形式的审美变迁的原因并为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佐证,进而挖掘此时中国女性主题歌曲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以及具有对当今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意义,这便是此研究的旨趣所在。 文章共分三章,第一章“50-70年代,新中国女性主题歌曲的不同书写”,主要从历史语境对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期间的女性主题歌曲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做一描述,对这类音乐形式形成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原因做一探究。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是中华民族的妇女向社会主义道路迈进的开始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女性的翻身期,是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体,要达到是男人能办到女人同样能办成;而在“文革”时期,,歌曲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开始向政治靠拢,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浪潮的裹挟下,歌曲中的女性主题唱出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从而女性自我的发展受到了挤压和控制。第二章“50-70年代,中国女性主题歌曲中的艺术表现”,这一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中国音乐美学发展观,总结出那三十中国女性主题歌曲在音乐美学发展史的视域下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第三章"50-70年代,中国女性主题歌曲的社会意义及价值”,以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为视角意在揭示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新美学精神对中国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女性主题歌曲为研究对象意在证明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发展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从而推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红;刘海霞;;觉醒:民国“新女性”婚姻家庭观之嬗变——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城市女性的调查展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宁一;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陈伟;文艺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周海宏;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本文编号:1174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174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