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傣族乐器“光邦”与支那村社会建构

发布时间:2017-11-29 20:24

  本文关键词:傣族乐器“光邦”与支那村社会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膜鸣乐器 社会建构 盈江县 宗教仪式 南传佛教 民俗活动 佛事活动 奘房 音声 布带


【摘要】:正在傣族地区每个寺院的醒目位置,都横挂或架放着傣族传统膜鸣乐器"光弄"(汉语称为"双面大鼓"1)。它作为一种威仪的象征,在南传佛教寺院里是用于佛事活动的乐器和法器,平时不能随意敲响。而在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的傣族村寨,人们却依据傣族传统乐器"光弄"的造型,把其形制缩小为能用布带挂在脖颈上置于腰腹部演奏的膜鸣乐器"光邦"。光邦作为通神和娱人的工具,在当地16个傣族村寨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中广为应用。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声乐史”(项目编号:11TJA760060)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J632.52
【正文快照】: 傣族地区每个寺院的醒目位置,都横挂或架放着傣族传统膜鸣乐器“光弄”(汉语称为“双面大鼓”1)。它作为一种威仪的象征,在南传佛教寺院里是用于佛事活动的乐器和法器,平时不能随意敲响。而在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的傣族村寨,人们却依据傣族传统乐器“光弄”的造型,把其形制缩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民康;;云南与周边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论纲[J];民族艺术;2014年01期

2 高志英;;斢的流动与茶山社会建构[J];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3 申波;;云南南传佛教信仰族群的鼓乐文化解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民康;;鼓乐与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J];民族艺术;2014年02期

2 杨民康;;南传佛教节庆仪式中的吟唱艺术——以泰国清迈乔木通佛寺安居节仪式为例[J];民族艺术;2014年03期

3 金红;;傣族乐器“光邦”的社会建构功能[J];思想战线;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匡民;缅甸歌乐舞戏及其风格(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J];音乐研究;2011年06期

3 龙红;陈鹏;;观象制器——关于远古彩陶器形的文化说解[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4 陈克进;;景颇族的婚姻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1期

5 袁同凯;;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关怀: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8年01期

6 王丹;;崇福道院早课音声考察——对音声与仪式、信仰之互动关系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7 项阳;;关于音声供养和音声法事[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8 苏毅苗;姚艺君;;跨越神圣与凡俗——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丧仪音乐活动的调查与诠释[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9 韩国,

本文编号:1238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38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