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调查研究
【摘要】:巴林右旗长调民歌在内蒙古其它地方的发展不是很广泛,但是它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色彩吸引着人们。 自辽金时代以来昭乌达草原是北方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这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具有古老的文化传统是蒙古草原中心地带的音乐风格,便向四周地区辐射,衍生出新的地域性音乐风格。从而巴林右旗长调民歌也形成了在蒙古族总体风格特征之中的可以互相区别的独立的格调。 本文由导论、巴林右旗的历史追踪、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分布及种类、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艺术特征、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参考文献、附件、致谢等八部分组成。 在导论中,较详细地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状况、研究学术价值、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理论方法、研究的创新点、资料的来源、研究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一部主要论述了巴林右旗的历史追踪和巴林文化环境。《巴林》这个名称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罗藏丹津《黄金史》里也用维吾尔蒙语记载于《巴林》,,明清时期蒙古《史集》里也记载于《巴林》,一直流传到现在。 目前巴林右旗居住蒙古族的起源于大部分是早期巴林部落和鸿吉拉布部落。除此之外,清代时期随着公主随从而来的满族也渐渐变成了蒙古族。 还有比较详细的讲述了巴林右旗行政辖区状况。解放时期巴林右旗文艺活动和宣传状况以及解放后对巴林民歌的收集和巴林人民的传统习俗等。 第二部各苏木的地理位置去解说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分布情况,并给巴林右旗长调民歌进行了分类。巴林长调民歌内容题材分为赞英雄、骏马等赞美之歌、训谕歌、爱情歌、思念父母、恋人以及亲人的思念之歌等。按作用分为宫廷婚礼歌。按音乐体裁分为都是长调民歌。 第三部从歌词、旋律、演唱等三个方面分析解说了巴林右旗长调民歌的艺术特征。巴林长调民歌的歌词优美、上下雅韵、字数相当、构思细腻而严紧。直接和夸张的方式来抒情内心的深处。在修辞方面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重复、推进等方法。 从音调上分析巴林右旗长调民歌大部分由两个句子构成,以民族五声调式为表现手法,音调平坦缓慢。句子之间的数字相当等独特鲜明的地域特色。演唱方面用比较的方法解说了其它毗邻蒙古族地区和巴林长调民歌的演唱特点。 第四部:论述了目前巴林右旗长调民歌演唱方面的现状作出了分析。对巴林右旗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方面作者个人认为:第一、保留原有的巴林传统习俗并把它发扬光大。第二、通过教学方法来传承巴林右旗长调民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黄雅萍;;浅析两首新疆风格钢琴作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覃勤;;中国“乐”与“诗”的分合渊源及关系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布英;;简论鄂尔多斯音乐文化[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夏凡;有品乐器律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何玲莎;新中国二胡演奏家音乐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江奇;润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娅卓;邯郸“街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9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3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