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浅析刘德海“宗教篇”琵琶作品的音乐特征

发布时间:2017-12-03 02:14

  本文关键词:浅析刘德海“宗教篇”琵琶作品的音乐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刘德海 琵琶曲 “宗教篇” 音乐特征


【摘要】:刘德海先生是当代琵琶界著名的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他在1995年至1998年间创作的《滴水观音》、《喜庆罗汉》、《晚霞情趣》和《白马驮经》四首作品总称为“宗教篇”,这部作品是刘德海系列篇章作品中较成熟阶段的一部,,体现了刘德海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思维理念和对内心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和音像资料,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演奏经验对刘德海“宗教篇”四首作品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其与佛教音乐的比较来总结了“宗教篇”作品与宗教佛曲音乐的共性。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提高琵琶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论认识,在演奏实践中准确的进行技法运用。 文章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又分为五个章节。 首先,笔者论述了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刘德海“宗教篇”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的重点和目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其次,对我国琵琶艺术发展和刘德海的琵琶艺术进行了概述,为“宗教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最后,正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论文的中心章节,笔者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论述。第三章对“宗教篇”四首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了分析,包括作品创作背景和具体作品分析;第四章对刘德海的宗教创作理念进行了分析,包括“反弹思想”、“中和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理念解读;第五章是刘德海“宗教篇”四首作品具体演奏技巧的传承与创新的总结;第六章中笔者通过对“宗教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白马驮经》和五台山佛曲的代表性作品《三宝颂》的谱例对比来分析宗教篇音乐元素的共性,力图通过直观的比较分析来更加具体的了解宗教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莎;;从宗教的魅力看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伟;孜孜不倦 博大精深——略述刘德海和他的琵琶艺术[J];大舞台;2004年04期

3 王琛;;简析刘德海琵琶作品《喜庆罗汉》[J];大众文艺;2012年18期

4 王琛;;简析刘德海琵琶作品《白马驮经》[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5 李迈新;;浅谈中国佛教音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焦志丽;;简论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的艺术创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李文红;;佛教音乐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张倩倩;;从琵琶曲《白马驮经》的结构技术特点看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作品的风格意境[J];黄河之声;2013年02期

9 王娅妹;;一个艺术家的哲学思考——访琵琶艺术家刘德海[J];群言;2004年08期

10 汪毓和;刘德海琵琶音乐与中华文化——兼与梁茂春先生商榷[J];人民音乐;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1247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47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