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山西左权“开花调”艺术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0:07

  本文关键词:山西左权“开花调”艺术特色研究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左权 “开花调” 文化生态 传承 保护


【摘要】: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尤其是各地区丰富的民歌形式,构成了我国多元的音乐结构。山西地区素来就有歌的海洋的美称,可见在此地域内所存在的多样的音乐形式是丰富的。左权的“开花调”是生存于山西这片沃土的民歌内容之一,同时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内。从2005年以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不绝于耳,直到今天关于民间音乐形式的保护和传承依然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左权的“开花调”虽是山西众多民歌形式的一个分支,但其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是其他民间歌曲所无法比拟的。 “开花调”是分布于太行山东山区的民歌形式,尤以左权县的“开花调”最具艺术魅力。左权的“开花调”异与其它山曲儿艺术风格的特殊之处在于,“开花调”呈现出了一种温婉而细腻的特征,这种在黄土高原民歌体系中音调简洁、深情动人的音乐形式是非常罕见的。另外,其短小精悍的唱词、比兴的运用手法,使左权的“开花调”更具艺术魅力。时代的快速前进、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派生了更多的音乐形式,左权的“开花调”也在文化大发展的浪潮下,历经了发展的低谷。上世纪八十年代,,左权的“开花调”也面临了文化生态失衡的残酷现状。 虽然,近十年来,从国家积极发展非物质文化以来,民间的歌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左权的“开花调”也再次进入艺术舞台的视野,但对其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深化。故而,笔者结合专业知识对左权“开花调”歌曲内容进行保护和传承模式的探讨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突破点。第一章探讨左权“开花调”产生的历史渊源和艺术创作背景,使我们对其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第二章以刘改鱼、石占明的演唱实践进行左权“开花调”演唱分析,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来探析“开花调”的艺术特色。第三章是结合左权“开花调”的生存现状,分析阻碍其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促进和发扬左权“开花调”的艺术发展。结论是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桃花红杏花白——记“太行歌后”刘改鱼[J];黄河之声;2005年05期

2 蔡申;;品味《桃花红杏花白》[J];名作欣赏;2008年09期

3 焦娟美;;山西民歌题材与类型简析[J];黄河之声;2011年06期

4 ;部分地方民歌介绍[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5 周晓雯;;论山西开花调及演唱方法[J];民族音乐;2010年06期

6 赵富平;;山西民歌中的民俗文化[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7 韩敏虎;;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9年04期

8 韩再红;;合唱课中的地域民歌传承——以山西师大音乐学院山西民歌合唱教学为例[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9 史小玲;;“出走”与“留驻”——在山西民歌“走西口”和“开花调”的背后[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10 李海燕;;太行山上的奇葩——略论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1313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13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