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促进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唱法发展的时代元素
发布时间:2017-12-22 03:07
本文关键词:解析促进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唱法发展的时代元素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声乐 戏曲 美声 少数民族 通俗 发展与传承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是我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拥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繁荣的景象,亦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金铁霖老师曾总结我国民族声乐已发展为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身的声乐艺术,发展过程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就有融入“戏曲元素”的戏歌,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歌曲,少数民族歌曲以及通俗歌曲等。 戏曲含有多个剧种,且每个剧种都有不同的唱腔与演唱方法,这些唱法对民族唱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打开了民族声乐的初级唱法阶段。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美声唱法于1840年前后传入我国并与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产生了剧烈碰撞,并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方向和演唱方法。我国是一个具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风俗文化也造就了多民族的音乐文化,这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歌曲对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俗歌曲极易被大众所接受,带给了听众许多的震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广大听众的听歌范畴。无论是戏曲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都以其各自特有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及演唱特点焕发着勃勃生机。然而,这几种唱法并不是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本文则将围绕影响民族声乐唱法的几个时代元素(包括戏曲唱法元素、美声唱法元素、原生态唱法元素、通俗唱法元素)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希望对未来民族声乐的发展尽出微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J6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晔;走向科学与成熟——简论现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2 尹萍;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J];高教探索;2005年03期
3 孙燕;民族声乐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期
4 乔新建;;民族声乐技法的历史变迁[J];音乐研究;2008年02期
5 翟社泉;关于民族声乐的哲学思考[J];艺术百家;2005年04期
6 李娜;;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差异之我见[J];艺术研究;2008年03期
7 胡东冶;;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构想——“民族唱法”探析[J];音乐生活;2007年02期
8 李萍;论民族唱法声音形态及其表现形态的美[J];中国音乐;2003年01期
9 张红霞;;浅论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J];中国音乐;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真伟;常香玉真假声混合演唱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韩丽;论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D];河南大学;2005年
3 郑晓芳;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之浅析[D];厦门大学;2008年
4 赵大海;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的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8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1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