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及“他者”实现——黑格尔音乐哲学观探究
本文关键词:自由及“他者”实现——黑格尔音乐哲学观探究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黑格尔受启蒙思想影响遵循理性精神,基于辩证的方法展开艺术哲学思想的讨论。他将"自由"范畴用于确立古希腊的艺术理想范式,同时也将自由置于主体哲学的视域阐释艺术的本质,即艺术处在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绝对自由境界的过程之中。作为自由他者的音乐特性及感性因素的自由原则,音乐艺术的自由表达与主体在自由中达成和解。他反对戏剧冲突的性格刻画及个性凸显超越理想的创作方式,对他那个时代之后艺术发展的特征及趋势提出批判性预见,他的艺术观念对理解与把握艺术本质及解决艺术存在的现代性问题同样具有效力。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格尔音乐哲学研究”(11CZX071) 教育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培育基金“黑格尔音乐哲学的思想构建及其审美判断”(WO1122001)
【分类号】:B516.35;J60-02
【正文快照】: 在《精神现象学》(1807)及《精神哲学》(1817)中,黑格尔将艺术纳入哲学的整体加以阐述,确立了艺术作为哲学体系的组成身份。1815—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前的批判时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历经近一百年的衰退直至20世纪中叶,他对艺术的思考及判断再次获得关注。由他的学生霍托(H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平;;费希特“法权人格”思想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仰和芝;以人的真实存在为善的指向——斯宾诺莎善恶观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陶富源;论哲学的一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姚德薇;郑杭生;;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丁智琼;;“快乐即幸福”与“有德即幸福”——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幸福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强;;道德哲学的三种悖论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沈郑;;用数学方法分析解读《暮光之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胡成恩;;尼采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特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严黎昀;洪明;;重视过程理论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应然逻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严黎昀;洪明;;重视过程理论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应然逻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雷龙乾;;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价值:现代化怀疑论辩驳[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弘政;姜晓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本质新探——以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心[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智奎;;略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10 曹利群;任俊;;瞿秋白的生命观及其对当代生命观教育的启迪[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六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4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圣;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良勇;现代程序正义的政治哲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忠利;海德格尔艺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苗苗;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旭;从思维的同一性到实践的统一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磊;论马克思主体性尺度的变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清;黑格尔、中国学术和现代性[J];读书;2003年04期
2 林庆;黑格尔实践思想探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小媚;论黑格尔现实观的政治意义[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王德贞;浅析黑格尔“具体”、“发展”原则[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小媚;从黑格尔论“现实”中看其政治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4期
6 石伶亚,黄飞泽;论黑格尔哲学关于生命的阐释[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庄桂成;黑格尔与20世纪中国“典型论”[J];江汉论坛;2004年03期
8 段向云;;马克思如何实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孟宪婧;张慧君;;黑格尔辩证法的真正内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丁恒星;李娟;;哲学终结了吗[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汐朋;胡亚军;;马克思与黑格尔知性观之比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李鹏程;;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熹;黑格尔:一种最新的阐释[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严兆军;黑格尔的现代形象[N];文学报;2002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 孙宁;从黑格尔式的外衣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南开大学哲学院 齐艳红;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历史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勾画黑格尔的现代性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于涛 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宗教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朱志荣;黑格尔美学研究的典范[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郑忆石;黑格尔哲学之光折射近代俄罗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2 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8 朱长兵;黑格尔真理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宗艳;黑格尔思辨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妍;黑格尔“反思”思想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健;黑格尔的绝对与有神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泽天;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王丹;论黑格尔的教育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周振权;黑格尔知识理论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颖;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晟滔;艺术美的哲学底蕴——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静;黑格尔艺术理论的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07年
10 潘中伟;黑格尔辩证法批判[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31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3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