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音乐传播媒介的符号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25 11:14

  本文关键词:音乐传播媒介的符号学解读 出处:《音乐创作》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传播 音乐符号 媒介 符号 自然传播 技术传播


【摘要】:音乐传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音乐文化互为沟通和互动的桥梁,是人们艺术、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从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特质,对音乐符号形式和音乐传播媒介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本文在音乐符号学、音乐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上对音乐传播的两大类型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对音乐大众传播载体中所步及的符号、媒介、信息等属性加以符号学分析。
【作者单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
【分类号】:J60-05
【正文快照】: 随着科技和传媒的高速发展,“传播”一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被引用于日常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是个多义词,原意指通讯、交流、交往、沟通等。因此出现了病毒传播、思想传播、新闻传播、广告、传播、教育传播、影视传播等一系列时尚名词。而对于“音乐传播”的概念,曾遂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曾遂今;;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音乐与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比较——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刘子木;;敞开“百宝箱”中的真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王华玲;;命运的悲歌——曹禺笔下女性悲剧命运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刘志庆;纵谈散文教学与高职学生叙写能力的培养[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王生雨;高职教育中怎样开展语文教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李晓丹;;广告作品意蕴传播的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9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杨留兵;略论冼星海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春霞;靳光华;李晓红;;高校科技期刊管理的媒介管理学归属[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8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山柯;;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嬗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贺根生;;科技传播在技术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玉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比赛运作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俊;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金陵判词”霍译本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卓娜;草原“圣”会——呼伦贝尔地区甘珠尔庙宗教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慧芳;英语教学领域的音乐运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甘桔;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梅;;从美学角度分析音乐符号与情感的关系[J];大舞台;2012年08期

2 黄汉华;音乐符号的抽象与言语声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唐平;音乐符号在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一)[J];乐器;2005年01期

4 娄新艺;;从音乐符号到情感体验[J];文史博览;2006年04期

5 黄汉华;;音乐符号行为中的“物”“身”“音”“心”关系之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9年02期

6 黄汉华;;音乐符号行为中的身体间性[J];音乐研究;2009年04期

7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符号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黄汉华;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的互渗互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唐平;音乐符号在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二)[J];乐器;2005年02期

10 黄汉华;;乐谱文本在音乐符号行为链条中的中介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洪延;寻找细微差别[N];中国包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进;论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体验ki[D];山东大学;2009年

2 许卓;论Web2.0平台音乐符号的情感表达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2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32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