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民歌与“歌

发布时间:2018-01-02 21:09

  本文关键词:民歌与“歌场”传播 出处:《江海学刊》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歌 歌场 文学传播 文学 解放思潮


【摘要】:民间歌谣的"歌场"传唱以"无闻无识"的农夫山民、童稚妇孺、市井细民为主体,"歌场"传唱主角最能接地气,最为大众化;与诗词曲即兴唱和、杂剧和南戏舞台演出有所不同,"歌场"传唱的氛围很有"气场",颇有轰动效应,具有历久弥新的活力和吸引力。"歌场"的传唱是原生野味、永葆鲜活的文学传播形态。在民歌传播之中,不断出现典型人物,如"歌伯"、"天姬队"、"刘三妹"等民间个体与群体,也有刘禹锡、冯梦龙等著名的文人。民间与文人两支队伍在民歌传播中汇合,推动了浑朴质实、清新自然的"真"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冲击封建礼教和拟古文风的文学解放思潮的发展。
[Abstract]:The folk ballad "song field" spread with "no knowledge" farmer mountain people, childlike women and children, the city fine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song field" propagate the protagonist most approachable, the most popular; Different from the poetry and song improvisation, the drama and the south opera stage performance, "the song field" the atmosphere has the "air field", quite has the sensation effect. "Song field" is the original game, always maintain a fresh form of literar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folk songs, there are many typical characters, such as "Gob" and "the Ages". "Liu Sanmei" and other folk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s well as Liu Yuxi, Feng Menglong and other famous literati. Folk and literati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folk songs converge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literature, pure and simple, fresh and natural.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emancipation thought that impinges on the feudal ethics and the style of quasi-ancient pros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项目号:15ZDB07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民间歌谣是活在大众口头上的文学,它在文学史上的效应,不仅是口头的诗歌创作,还有口头的文学传播,本文着重分析其特殊的传播形态——“歌场”传播。原生野味、永葆鲜活的文学传播形态——“歌场”面貌部分还原“新歌旧曲遍州乡,未闻典籍入歌场。”1这是唐代敦煌歌辞《皇帝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翼;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04期

2 宁;知识产权·出版业·文学传播[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3 王玉琦;清末民初文学传播的语言符号变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曹怀明;;媒体制导的文学传播[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5 霍有明;李永平;;文学传播学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柯卓英;;论唐代的对日文学传播[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王玉琦;;清末民初文学传播中的稿酬制现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王玉琦;;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的报刊中心化现象[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焦宝;李承;;论文学传播在唐宋之际走向近世化——“宋代近世说”下的唐宋文学传播变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10 刘绪君;;大众媒体是文学传播的加速器[J];文学教育(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曾维刚;文学传播的沉实探索[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记者 李蕾;翻译家李莎:电影为中国文学传播开路[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丁丽洁;文学传播三分天下[N];文学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此情如何投递?[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陕西师范大学 李永平;古典文学传播研究刍议[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熙涵 见习记者 王磊;上海应成为文学传播中心[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颖;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D];吉林大学;2015年

2 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甘锋;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芹芹;文学传播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娟;微博中的文学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检;曹操形象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谢易霖;基于“5W”模式的网络文学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梁立民;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程燃;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悦;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传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吴奕璇;辽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燕君;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的现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0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70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