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藏族民间音乐歌舞的农耕文化审美解读——以巴塘民间“谐”舞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7 19:14

  本文关键词:藏族民间音乐歌舞的农耕文化审美解读——以巴塘民间“谐”舞为例 出处:《音乐探索》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藏族 民间音乐 歌舞 巴塘“谐”舞 审美特色


【摘要】:藏族民间音乐歌舞中的"谐"舞脱胎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卓"舞,在经历了游牧文化向农牧文化、农耕文化的演进后,其表演形式也同样由农牧风兼具的"卓玛谐"、"当"卓这一过渡阶段的歌舞形式,开始进入了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以词、曲、舞、乐为一体的完美表现形式的发展阶段,并伴随着农耕文明的深化,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和审美特征。
[Abstract]:The "harmony" dance in Tibetan folk music and dance originated from the "Zhuo" dance of nomadic culture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nomadic culture to farming culture and farming culture. Its performance form is also from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style of "Zhuoma harmony", "when" Zhuo this transitional stage of music and dance form, began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with words, music, dance.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perfect expression form of music as a whole presents its unique cultural form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项目《藏族民间“热巴”歌舞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国家青年课题,批准号:08CD65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藏族民间音乐歌舞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民间性和大众性。世界上各个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歌舞表演形式上也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种类型的歌舞就是一个具体的文化概念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津津,张雁飞,方征;纳西族的东巴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彭劲松;;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陈廷亮;谭婷;;土家族舞蹈审美意识的传承性与变异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彭曲;;论土家族舞蹈的民俗意蕴——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形象调查与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张谛;;中国古代舞蹈中的道具运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7 徐英;论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渊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孙翠琪;民族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桂霞;谈藏族民间舞蹈风格[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田祖国,罗婉红,白晋湘,刘少英;论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怡琳;藏戏近几十年来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丽;“学院派”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伊拉拉塔;论蒙古歌舞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昌梅;论歌剧《阿里郎》[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刘楠楠;试论土家族摆手舞形态流传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段莎莎;生活的根,,时代的魂[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祝嘉怡;满族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两种态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畅;;论我国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2 毛微;;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J];大舞台;2011年07期

3 汪莎;;古筝流派与民间音乐的流源关系初探[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4 胡腊妹;李勤;;江西当代民间音乐文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5 穆杨;;论唐代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异同[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丁明顺;;雪域春天的欢歌——古筝名曲《雪山春晓》及其唱片版本[J];音响技术;2011年04期

7 詹艺虹;詹文军;;湖北民间音乐的时代境遇[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8 王晓云;;从格里格作品中对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看其创作观的形成——以钢琴作品《幽默曲》为例[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9 尕藏;;论藏族民间舞蹈中“俯身体态”的成因[J];西藏研究;2011年03期

10 梁嘉佳;;关于泉州民间音乐资源——北管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张俊霞;;地方民间音乐对张家口旅游业的作用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卢芹娟;;嵊州吹打的振兴和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杨清波;;千古谁识角徵音——古朴典雅的潮州民间音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高应智;;浅论德江民间音乐对德江傩堂戏的作用[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宋瑾;;音乐的功能、价值与本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罗艺峰;;马来民间音乐的节奏模式与马来文化的深度结构[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闫路迅;;宝鸡察^衾諿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胡家勋;;毕节地区布依族民间音乐述略[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向葵;;古羌乐韵[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10 陈铭道;;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民间音乐”教学[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张惠勇;河北民间音乐走向产业化[N];石家庄日报;2009年

2 浙江师范大学 杨和平;善待她:江山坐唱班[N];光明日报;2011年

3 雨天;“传统的魅力”饱览民间音乐精髓[N];音乐周报;2009年

4 ;藏族音乐的现代化走向[N];西藏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解读“工业时代民间音乐”[N];工人日报;2000年

6 蔡际洲 钱仁平;献给藏族同胞[N];音乐周报;2004年

7 毛继增;用一个音演唱的藏族伯谐[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江胜信;民间音乐惊人“荒漠化”[N];文汇报;2002年

9 通讯员 明家凤;省优秀词曲作家等到红河县采风[N];红河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大军;硗碛藏民放歌央视[N];雅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平;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吴慧娟;福建仙游三—教仪式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唐琨;素朴齐风 至情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左代楠;哈尼族民歌“哈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银铄;藏族扎念琴的设计改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周金霞;明代戏曲音乐创作之民间性本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李昱明;试论赫哲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涵[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关新;民族音乐与现代技法的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陶纪泉;扎根民间土壤 探索音乐真谛[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金霞;土族民间音乐[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7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437600.html

上一篇:怀念谭冰若先生  
下一篇:阿里郎情怀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