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内涵

发布时间:2018-01-19 02:11

  本文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音乐批评 作曲家 勃拉姆斯 术语 法国 瓦格纳 德彪西 拉威尔 德国 出处:《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观念的发展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即便是在音乐领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所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为此,一些学者反对无区别的使用"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①一些和新古典主义相关联的作曲家也提醒我们要小心使用这个术语,因为它在用法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western scholars, Neoclassicism (Neoclassicism) has rich historical connotation, which i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different periods. I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Even in the field of music, different people gi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For this reason. Some scholars object to the indiscriminate use of the term "neoclassicism" some composers associated with neoclassicism also remind us to use the term carefully because it is used in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观念的发展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即便是在音乐领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所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为此,一些学者反对无区别的使用“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言;音乐批评学刍议——“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一[J];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2 谢伦灿;;正确科学地开展音乐批评[J];艺术评论;2009年04期

3 廖家骅;音乐批评的历史反思[J];中国音乐学;1988年01期

4 管建华;音乐批评的阐释——读《上海,一定要重视音乐评论》有感[J];上海艺术家;1999年04期

5 李诗原;文化转型与音乐批评的重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明言;音乐批评的本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7 明言;音乐批评的形态“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明言;音乐批评的标准论[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9 明言;音乐批评的操作论(下)——“音乐批评学”探索之八[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鸿昀;在历史中寻觅批评 在批评中书写历史——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的批评[J];音乐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2 王志安;音乐批评何以缺席[N];人民日报;2002年

3 唐若甫;果真“错音也值得真实可爱?”[N];音乐周报;2011年

4 施雪钧;音乐批评的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5 邵奇青;中国乐评还有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6 志音;中国乐评喜与忧[N];音乐周报;2008年

7 明言;蔑视 轻视 无视 重视[N];音乐周报;2007年

8 柳逊;音乐会报道缘何差强人意[N];音乐周报;2007年

9 夏滟洲;学术超市:外音史“西安会议”[N];音乐周报;2007年

10 漏丹;艺术竞技的魔力[N];经济观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3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继红;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5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俐;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问题评述[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陈艳;普朗克《即兴曲NO.1-6首》的演奏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殷岚;试析圣桑音乐创作中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萌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冰晶;多彩的人生 多元的风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红梅;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音乐中的英雄主义风格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张晓敏;《调性游戏》的新古典主义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8 左洁;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艺涵;1979-1989年中国大陆电影音乐研究成果述评[D];河南大学;2006年

10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42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442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