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肖邦《玛祖卡舞曲》的中古调式运用

发布时间:2018-01-19 16:21

  本文关键词: 玛祖卡舞曲 中古调式 出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古调式和声曾经在1600之前统治欧洲达1100年,后逐渐被调性和声所取代。两百多年后,肖邦在创作中重拾调式和声,使它再显异彩。而肖邦作品中调式和声使用最广的当属《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在肖邦音乐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肖邦作品中创作数量最大、跨越时间最长、最富于波兰民族性的体裁。玛祖卡舞曲中显现的波兰民间音乐舞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变化多姿的玛祖卡节奏;二是大量的中古调式的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肖邦在玛祖卡舞曲中中古调式的运用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在作品中的巨大意义。同时,这些探析,对具有丰富调式音乐资源的中国的音乐创作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Abstract]:Medieval tone harmony ruled Europe until 1100, and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onality harmony. More than 200 years later, Chopin regained the tone harmony in his creation. The most widely used of Chopin's works is "Mazuca Dance". The creation of "Mazuca Dance" occupies a special place in Chopin's music creation:. Chopin is the largest number of works. The longest span time, the most rich Polish national genres. The main factors of Polish folk music and dance are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the changing rhythm of Mazuka; The second is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mediaeval mode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opin's use in Mazuca dance, reveals it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se analysis.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music creation with rich mode music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肖邦《玛祖卡舞曲》的中古调式运用@倪俊$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034中古调式和声曾经在1600之前统治欧洲达1100年,后逐渐被调性和声所取代。两百多年后,肖邦在创作中重拾调式和声,使它再显异彩。而肖邦作品中调式和声使用最广的当属《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鑫;;浅析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意义[J];大舞台;2011年08期

2 张淼;;论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3 李莉;;论肖邦音乐创作的民族情怀[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宇;;肖邦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风格[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5 刘智强;;论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罗樱;;基本乐理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7 宋姝;;浅谈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唐珊珊;;米亚斯科夫斯基《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和声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9 张丹宁;;肖邦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及演奏方法——以作品Op.18、Op.34 Nr3为例[J];大舞台;2011年07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金钊;触摸肖邦[N];人民日报;2010年

2 安瑞;东京不让武汉乐团下台[N];音乐周报;2009年

3 梁全炳(作者系原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点滴[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武汉市吴家山四中 夏磊;音乐高考钢琴备考体会谈[N];音乐周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依奇;波兰“肖邦年” 全球动静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文;玛祖卡舞曲节奏在肖邦音乐作品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倪俊;肖邦《玛祖卡舞曲》和声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孙晓晖;论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蕾;从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的创作中观其民族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潇;试析肖邦玛祖卡舞曲、波罗涅兹舞曲中的民族主义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松珊;肖邦的“忧乡之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欧阳佳沁;德彪西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王晖;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中的作曲技法[D];山西大学;2007年

9 邓涵月;探究肖邦的“悲”[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光英;印象主义时期音乐创作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444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444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