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演奏的音色处理——改变音色的技巧及不同作品的演奏风格
本文关键词: 音乐 色彩 触键 指尖 出处:《音乐探索》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钢琴弹奏时改变音色的技巧方法,并简单介绍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的部分演奏风格及音色把握。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changing the timbre of piano playing,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laying styles and timbre of Baroque, Vienna classicism, Romanticism and Impressionism.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蜀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与演奏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杨扬;;浅谈钢琴学习中的手指练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王卉;;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兼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主要创作手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张薇;;一轮明月 两种情感——评析《平湖秋月》与《二泉映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石娟;论内心歌唱与钢琴演奏[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董云秋;;肖邦练习曲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09年07期
7 李丹;;钢琴教学中歌唱性的培养[J];北方音乐;2009年09期
8 李晶;;浅谈高职高专钢琴基础教学[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9 李松;程威;;钢琴教育面面观[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10 王业雯;;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特点[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余小信;;钢琴学习的“启智”功能何以真正体现[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雁来;键盘上舞出的藏族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杨舒媛;钢琴公开演奏心理状态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展;论筝乐作品与演奏中的理性思维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荣;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璇;拉威尔《夜之幽灵》的演奏与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史玉;论哈恰图良《十首儿童钢琴曲》的民族性与现代性[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立;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法及其训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忠日;;钢琴声音艺术的影响因素[J];艺术教育;2006年08期
3 何亚平;试论钢琴演奏的触键方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郭正航;论《牧童短笛》的艺术特色及钢琴演奏中触键方法与音色的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谢春梅;钢琴演奏的个性音色[J];福建艺术;2000年02期
6 廖文兰;论钢琴演奏中音色调配问题[J];音乐天地;2005年03期
7 祝炼坪;钢琴演奏中对“音色”的追求[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王晓坤;;钢琴触键与音色表现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林捷;钢琴音色与触键方法及演奏的关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伊·马雷舍夫 ,杨m8;论“音乐作品”概念的定义[J];中国音乐;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李军;;浅谈歌唱音色的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梁露;;钢琴演奏才能测验初探[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袁媛;;试论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触觉、视觉的协同[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邓邦国;;浅析竹笛的演奏风格[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周卉;;我谈幼师生学钢琴[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何娇;孙瑜;田野;;抒音乐之情 创音乐之新——论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邹敏;;浅析演奏巴赫作品时右踏板的使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宁晓静;;论古筝演奏风格形成中的“瓶颈”与对策[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维蔓;音乐作品《记着老百姓》在京首发[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毛颖颖;请音著协公示如何“一揽子”发钱[N];北京商报;2008年
3 ;音乐家眼中的“音色”[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4 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N];文汇报;2003年
5 沈汝发;专家称要正视和重视网络歌曲的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郭明奎;关乎小提琴音质音色的几个因素[N];音乐周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翟群;让优秀歌曲流行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王耀中;音色(待续)[N];音乐周报;2001年
9 青化摘译;非电子音音色的音乐IC[N];电子报;2009年
10 ;音色优美的哈密艾捷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朱琳;对珀·纽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层次化结构”技术的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技法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8 金毅妮;18-19世纪管弦乐法素描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怡;现代钢琴演奏巴赫键盘作品的触键与音色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沈叶;《音色分析的前提与分析模型的建立》——浅谈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中的若干音色现象[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段姗;试论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顾怀燕;从二胡协奏曲中的二胡音色论及形象塑造和意蕴显现[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张澄橙;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作品—《Kontakte》的作品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7 王洁莹;生理学、运动肌理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高瑜;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具体应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郑延周;林德伯格长号演奏风格的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10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9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50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