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奏鸣曲K.448对脑电功率谱与重心频率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莫扎特效应 脑电 脑电功率谱 重心频率 性别差异 出处:《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脑电功率谱(power spectrum,PS)和重心频率(gravity frequency,GF)分析方法研究"莫扎特效应"代表音乐——Sonata K.448的神经电生理效应。在静息和播放不同音乐状态下记录16名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脑电,通过平均周期图法计算脑电PS和GF。结果显示:3种音乐都显著升高了GF值,尤其在颞区;听莫扎特音乐时,男性GF的增加显著高于女性;莫扎特音乐对脑电PS的影响模式存在性别差异,显著降低了女性α1和α2频段PS,却显著升高了男性α2频段PS;莫扎特音乐对颞叶PS影响最显著;且其对α1频段PS的作用模式与其它音乐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莫扎特奏鸣曲K.448对脑电GF和α波PS的作用具显著性别差异。
[Abstract]:The electrophysiologic effects of "Mozart effect" on behalf of music (Sonata K. 448)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EG power spectrum (PSN) and gravity frequency frequency factor (GFGF).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of 16 non-music majors were recorded at rest and playing different music states. PS and GF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ean period char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F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three kinds of music, especially in the temporal region, the increase of GF in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when listening to Mozart music. Mozart music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S in temporal lobe,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S1 and 伪 2 band of female,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S2 band of male, and Mozart music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PS in temporal lobe, and the effect of Mozart music on PS of temporal lob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the effect of Mozart music on PS of temporal lob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zart sonata K.448 had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GF and 伪 -wave PS on EEG.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分类号】:J6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赖永秀;高婷婷;吴丹;尧德中;;音乐情绪感知的脑电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袁全,刘兴华,李大琛,王海荔,刘玉盛;噪声和音乐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6期
3 卢英俊,周竣,张韶岷,张恒义,郑筱祥;Inhibitory effects of jujuboside A on EEG and hippocampal glutamate in hyperactive rat[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5年04期
4 侯建成;刘昌;;国外有关音乐活动的脑机制的研究概述——兼及“莫扎特效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侯建成;刘昌;;关于不同音乐行为诱发大脑生理活动的研究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峡,孟庆宇;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2 莫秋云,李文彬;木工宽带砂光机噪声对人体脑波及主观评价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马进杰;刘萍;马百平;;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年03期
4 陈俊;乔玲玲;张积家;;认知视野下的莫扎特效应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侯建成;董奇;;音乐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何海静;;音乐与人体的解剖生理关系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7 张萌夏;韩爽;;音乐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华章;2012年25期
8 刘洋,陈庆官;脑电及在人体感觉评价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2期
9 陈雯;黄世敬;;酸枣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7期
10 曲宁;周春玲;盖苗苗;;刺槐花香气成分对人体脑波及主观评价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兰岚;王蓓;邹俊忠;王行愚;;脑力疲劳与放松训练的脑电信号实时评价系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韶岷;脑微透析/深部电极技术研究及其在脑缺血康复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2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蔚巍;人体热舒适客观评价指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潘黎;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清醒和睡眠状态的热舒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芳;羽调和徵调对恐惧和悲伤情绪减缓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彭敏;马蹄香抗焦虑复方药效及机制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宋影;音乐刺激对脑电动力学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1年
4 晏伟;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洋;便携式脑电测试装置的研制[D];苏州大学;2004年
6 高婷婷;音乐情绪感知的脑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丁智勇;痫样放电大鼠海马诱发场电位及癫痫脑电同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殷艳红;基于脑电波与眨眼的驾驶员疲劳模拟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侯建成;音乐调式与速度诱发情绪的脑电和自主神经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晓娜;指定与自选音乐对大学生运动员主观松弛感和脑电功率谱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其吉,白延强;载人航天中的若干心理问题[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2期
2 沈政;脑科学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08期
3 宋扬;李吉;;手指运动相关脑皮层功能区fMRI的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3期
4 叶惟泠;邻苯二甲醛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脑氨基酸[J];生理学报;1988年03期
5 刘小峰,祁欢,王怡,王素品,万明习;第一和第二语言Stroop任务中EEG同步化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6 刘沛;神经音乐学及其研究切入点的动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李美华,白学军;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8 苏松,张恒义,郑筱祥;基于重心频率和复杂度分析的大鼠睡眠分期比较[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8期
9 项爱斋;张云亭;张权;李威;;音乐刺激激活人脑情感系统的fMRI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凌雪英,王秀河,刘斯润,宿宝贵,黄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胼胝体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丽;中长跑运动员安静时的脑电地形图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金花,莫雷;书面语言的提前学习对幼儿脑电α波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3 何存道,王婉芳,徐妙珍,柯文棋,王学佑,赵光胜,钱岳晟,封根泉,吴玫,赵瑜,卫国华;长期职业性稳态噪声暴露对工人诱发脑电图影响的计算机分析[J];心理科学;1986年01期
4 何存道,柯文琪,李振杰,王学佑,胡万林,杨军,奚晓,王婉芳,蒋国荣,封根泉,王羽迅,赵光胜,徐定海,赵瑜,卫国华,王汝容,孔邦杰;间断型直流磁场对工人诱发脑电影响的计算机分析[J];心理科学;1987年02期
5 史祝梅;脑电图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回顾[J];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6 史祝梅;杠铃蹲起负荷前、后脑电功率值的变化[J];中国体育科技;1999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吉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电生理的变化[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卢英俊;清醒大鼠神经递质和脑电联合检测方法在镇静药物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冯寅;孤啡肽在针刺抗实验性癫痫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何洋;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脑电特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骏;大鼠睡眠剥夺脑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晓娜;指定与自选音乐对大学生运动员主观松弛感和脑电功率谱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3 勾慧兰;1/f波电刺激前后脑电功率谱和复杂度的分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田清;知识作业难度客观度量的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苏松;大鼠脑电分析处理与睡眠分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刘勇;定量脑电图对于急性幕上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16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51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