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乐官之长正名
本文关键词: 大司乐 乐官 周礼 周代 音乐学 传世文献 周王朝 机构名称 大乐 魏文侯 出处:《文艺评论》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浏览所见,历史学界对于"大司乐"的研究寥寥无几,音乐学界虽屡有述及,但其立论往往疏于考证,仅据《周礼》便坐而论断,将"大司乐"冠以周代音乐机构的领导者角色,称其是周王朝音乐机构中"总揽一切的首长"①,领导了"周朝王家的音乐机构"②,甚而认为"大司乐"并非职官称谓而是机构名称,是"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③.
[Abstract]:We are looking at what we can see. There are very few studies on "Dashi Mus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ferences in the field of music, their arguments are often neglected by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y are judged only according to Zhou Li. As the leader of the music organization of the Zhou Dynasty, "Dasi Music" was called the "head of all things" in the music organization of the Zhou Dynasty, and he led "the Music Organization of the Wang Family of the Zhou Dynasty" 2, and even thought that the "Dashi Music" was not a title for the official but a name for the organization. It is the music leadership of the Zhou Dynas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雪静;殷商地域文化与《诗经》恋歌[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王锷;;清代《王制》研究及其成篇年代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3 高春花;论荀子的礼法价值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贾丽英;;秦汉时期奸罪论考[J];河北法学;2006年04期
5 于振波;从“公室告”与“家罪”看秦律的立法精神[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田海舰;;试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洪涛;“天人合一”视野下的《古诗十九首》[J];江淮论坛;2004年01期
8 杨雨;白寅;;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批评法形成的思维路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刚,杨思基;简论儒家政治公平思想[J];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10 郝海涛;;儒家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申红玲;;《说文解字》中所见产科词语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蒋伟胜;习学成德[D];复旦大学;2006年
3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王雪萍;《周礼》饮食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D];扬州大学;2007年
9 王奎光;元代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节奏论[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世忠;元稹美刺风教文学思想浅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谷颖;伏生及《尚书大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颜伟;阙里戏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靖宇;薛涛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李婵;孔子与《诗》三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昕;渗透于《诗经》中的原始宗教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焕芹;《论语》及其在汉代的流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原昊;《世本》研究及《作篇》名物释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志成;《雍正皇帝》中的权谋文化胎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国韬;;论乐官源出于巫官[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韩高年;;《大夏》钩沉[J];文献;2010年03期
3 黄慧敏;宋永琴;;古代乐官对传播发展的影响[J];今传媒;2010年11期
4 ;新书架[J];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5 丁建平;;道成吏身——《韩非子》与师旷形象的沿革[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6 王洪军;;《乐学新说》“大司乐”之音乐形态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年03期
7 刘大鹏;;众志成城的由来[J];共产党员;2008年14期
8 黎国韬;;总章考[J];音乐研究;2008年05期
9 张国安;;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J];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10 陈现刚;;石制古乐器一磬[J];石材;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2 温梁华;;从神话看尧舜时期的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3 张蕊;俞启定;;《诗经》教本的历史考察[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4 左汉林;;唐代梨园乐官考论[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叶嘉莹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温梁华;;从神话看尧舜时期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张蕊;俞启定;;《诗经》教本的历史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葛志毅;;序:中国文化与士[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10 黎国韬;;唐宋教坊梨园问题杂述[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江阴边防检查站站长 臧大秀;强化责任感是事业之基[N];边防警察报;2007年
2 李金城 作者单位:8710部队;加大心思用在工作上的比重[N];人民武警;2007年
3 李进(作者单位:广东总队);权力就是责任[N];人民武警;2006年
4 彭 林;从学术角度质疑祭祀黄帝大典[N];科学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苑玉东;清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7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51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