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武满彻的管弦技法研究以《十一月的阶梯》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25 22:32

  本文关键词: 武满彻 管弦技法 《十一月的阶梯》 出处:《音乐创作》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武满彻的生平以及创作分期中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十一月的阶梯》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对《十一月的阶梯》的管弦乐技法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重点归纳了前两部分中的管弦乐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管弦乐作品中整体管弦乐法风格及创作理念上的变迁。本文以《十一月的阶梯》的管弦乐技术手法为出发点,同时结合作品中的风格化写作手法等特征,最终阐释出武满彻中晚期整体管弦乐法风格特征的变迁以及管弦乐技术手段与作品中所蕴含的创作理念之间的联系。
[Abstract]: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Wu's life and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creative stages in detail.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chestral techniques of Stair on November.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chestra method in the first two parts,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hanges in the style and creative idea of the whole orchestral method in the orchestral works. This paper takes the technique of orchestral music in the Stair of November as the starting poi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stylistic writing techniques in the works, it finally explains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orchestral metho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Wu Manchu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ical means of orchestral music and the creative ideas contained in the works.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教研室;
【分类号】:J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志斌;;论武满彻作品中音响的“空间构型”及其“时间塑形”功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02期

2 渡边未帆;周耘;;1950年代的武满彻——从五声音阶到意识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之区别与联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幸榕;;武满彻音乐创作风格特征简介[J];音乐创作;2008年04期

5 郭元;;武满彻的“梦与数”──管弦乐《鸟群降落在星形的庭园》解析[J];音乐探索;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魏扬;;武满彻《诗篇幻想曲》和声排列的三维构架[J];音乐研究;2012年02期

2 郭晶晶;;现代音乐中的东方之韵——东西方音乐的融合在武满彻《吾听水梦》中的体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余原;;岁月的凝聚 时空的润融——试论宝玉《文化同源 音乐异声》的“创新”与“独特”[J];人民音乐;2014年03期

4 郑隽逸;;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分析[J];音乐创作;2010年01期

5 李达峰;;从王老吉的创作谈商业广告中的统一调性[J];装饰;2009年07期

6 郭元;郭艺;;“树的镜、草原的镜”映射下的日本当代音乐——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满彻、细川俊夫作品中的应用[J];音乐创作;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洁;琵琶乐曲的地域性风格与技巧的运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金鑫;弦乐四重奏音准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刘博;调式调性听觉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汪际慧;竞技健美操创编过程中音乐元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刘丽娜;半音化在调性发展中的轴心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嫣;武满彻电影配乐的理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王馨密;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的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王琪;《别梦》中调式性元素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9 李剑楠;久石让电影音乐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10 李姜;从两部管弦乐作品看武满彻中晚期管弦乐法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恒璐;现代音乐中广义调性的确定[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王进;调性思维的“范式转换”(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王青;我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调式调性思维的拓展与民族风格探索[J];中国音乐学;2000年03期

4 许志斌;武满彻的风格与观念[J];中国音乐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晖;;对管弦乐法课程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部分现象与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尹耀勤,,赵志扬;对乐器法及管弦乐法原理的一些基本说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刘晖;;淡彩水墨典雅神韵——《枫桥夜泊》管弦乐法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可之;对“管弦乐法原理”中译本的几点意见[J];人民音乐;1955年08期

5 西村朗 ,卫德全;管弦乐法——作曲家们配器的技巧[J];中国音乐;1988年04期

6 金毅妮;;论浪漫主义时期主流管弦乐法风格——彩绘风格特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吴晓云;;20世纪音乐的管弦乐法技术特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金毅妮;;以浪漫主义手法实现古典主义理念——勃拉姆斯管弦乐法风格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3年03期

9 竹岗;;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颠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董立强;;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组曲》与《欢喜组曲》管弦乐法特征之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毅妮;18-19世纪管弦乐法素描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欧阳力行;马思聪乐队作品中的管弦乐法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2 李姜;从两部管弦乐作品看武满彻中晚期管弦乐法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535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535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